中国港口协会 何业钢
受交通部水运司的派遣,我与部水运司王诚华、麦克,安徽省港航局彭建中等四人,于2005年9月5日至16日,在日本名古屋港管理组合进行了港口业务方面的研修。在短短 12 天的研修过程中,我们重点对名古屋港的管理体制和集装箱、汽车码头的运作情况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横滨港的概况作了大致了解,重点考察了横滨港新建的国际游轮码头。在与日本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也宣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口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格局、新情况。通过研修,有如下几点较深的体会:
一、进入新世纪以后,名古屋港的发展很快,进出港口的贸易额和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日本港口首位, 2004 年的港口吞吐量达到了 1.82 亿吨。名古屋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目前位居日本第三,仅次于东京与横滨港。名古屋港的较快发展依赖于日本中部地区近年来的经济复苏,名古屋港的中转箱量很少,主要是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制造品。名古屋港的发展战略定位是为日本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不追求成为国际性的贸易中转港,实践证明,这一定位是正确的,符合“港为城用”的道理。
二、名古屋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填海造地来扩大港区使用面积,特别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填海造地的高潮期,基本上形成了现有的港区规模。由于填海造地的投入大,名古屋港在港区规划和岸线的有效使用方面十分细致周密,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
三、名古屋港在老港区的改造搬迁方面动手较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对紧邻市区的老件杂货码头进行了改造,改建成向市民开放的花园码头,并建设了海洋博览馆、水族馆、南极科考船参观基地等供市民观赏的项目,在市民中普及了与海洋、港口相关的科学知识,今年初又新建成了以“意大利村”为概念的休闲购物中心,成为名古屋市青年人乐于前往游玩的地方。名古屋港在老港区功能转换中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现代理念,值得我们在老港区的改造搬迁过程中借鉴。
四、名古屋港的能源码头主要是原油码头和液化天然气码头,没有电煤码头。其中新建的发电厂都使用液化天然气,由于液化天然气属清洁能源,故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很大,体现出日本推行的环保政策和能源节约利用政策。由此形成的能源运输格局和资源利用方式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异,值得深入比较和研究。
五、名古屋港的汽车专用码头也附带集装箱的滚装作业,在整个名古屋港,没有专门的内贸集装箱码头,从名古屋到北海道的海上集装箱运输,全部采用滚装方式,具有快捷、准时的特点。在我国沿海与长江的内贸集装箱运输中,也可探索同样的运输方式,以为一些高端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六、名古屋港的集装箱码头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整个名古屋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才 200 多万标准箱。为了提高效率,缩短船期,名古屋港在劳资协调的基础上,已经实行了码头装卸全年 364 天(元旦除外)、全天 24 小时工作制。名古屋港与中国港口之间的集装箱航线业务量较为饱满,已有 28 家船公司在从事该项业务。
七、横滨港新建的大栈桥国际游轮码头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该国际游轮码头是为迎接 2002 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而建设的,在设计上体现了努力为市民提供靠海的休闲游乐场所的新观念,该国际游轮码头已成为横滨市青年人乐于游玩的新景点。
通过这次研修,我们感到中日两国港口之间的交流交往十分重要,有利于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有利于港口业务方面的促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