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于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port of brisbane)的主要情况
布里斯班港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最大的港口和集装箱码头,也是澳大利亚第三大港口。源出布里斯班—库亚尔山脉、全长344公里的布里斯班河,从布里斯班城市中间穿过,注入大海。城市中心距河口19公里,内河航道水深11米,可通航大吨位海轮。如今,布里斯班已发展为澳大利亚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海运交通中心,输出羊毛、谷物、奶制品、肉类制品、矿砂、煤炭、天然气、油等。
目前,布里斯班港把港区码头迁移到远离城市15公里的海边,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明年可完成搬迁。尽管澳大利亚国土资源丰富并不缺少土地,但布里斯班港仍像我国天津等港口,采用填海造地的做法,已有集装箱码头岸线1500米,目前正在建造第11、12号码头,由香港和记黄埔投资,至2010年将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码头水深14.5米。此外还在第12号码头边预留了岸线和大面积地块,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向我们介绍情况的该港市场部主管表示欢迎中国港口企业来澳投资合作。该港是澳大利亚港口投资最多的一个港口,最近又购买了2台振华双吊具70吨桥吊。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布里斯班港完成2800万吨吞吐量,总贸易额300亿澳元;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近90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5%;汽车滚装码头完成吞吐量近20万辆,主要从日本、韩国、美国进口。该港汽车贸易量的快速发展与该国的国情密切相关:澳大利亚的私人出行交通离不开小汽车,相比之下,公共交通不太发达,而本国汽车工业少,进口汽车占了多数。
布里斯班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吞吐量多少,也不是港口建设投资多大,因为这次去的有上海港包括洋山深水港的管理人员和建港人员,上海港的吞吐量和建港规模远远甚于该港。给我们影响最深刻的是该港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绿色港口(环保)建设应该很有启示。例如,他们每年出口500万吨煤炭到中国,但那里从矿区出煤时进行冲洗然后到码头全封闭式运输装卸,使码头和水域不受一点污染。又如,为了不让城市环境受到影响,他们宁可化巨资,把港区搬迁到海边远离城市的地方。布里斯班港务当局还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和土地保护部门,定期监测大气和海水的污染指标,在港区周围限制工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悉尼港(sydney ports)的主要情况
悉尼市港务局(港务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micah clark
先生在港务局大楼接待了我们并作了热情的介绍。悉尼港历史悠久,早在1788年,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不久,即作为商港。1811年建立了港务局。1833年即宣布为自由港。1899年州政府接管海运部门,港务局建立了董事会、基金会。1995年正式成立目前的港务公司机构,其经费一部分由州政府财政、基金会等支出;一部分由市场融资。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代表各个方面。港务公司的职责范围为:对港区码头的管理、港湾环境保护、港湾海运的导航、对港湾安全的保障等。目前市区内,政府征用部分港区土地,用做建私人豪宅,而把码头建设放到机场附近的集装箱码头(botany港),主要是减轻市内交通压力。这与我国部分港口城市相同,都是把市中心港区码头搬迁到边远地区,来发展市中心民用建设。
目前,港区主要集中在植物湾,总面积205公顷,其中港区85公顷停靠集装箱船,另有45公顷仓储。还有天然气储油罐等,有的还在建设。港区有专用铁路。港区码头有的属私人公司,有的出租给外国港口公司。国家98%进出口依赖港口。去年共处理了500亿澳元货物。悉尼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国港口30%。2004/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1445465标准箱。由于各港口有具体分工,因此不存在货种的交叉。不像我国港口之间在同货种上的激烈竞争。该港的货物主要是出口,散货占多数,主要有煤、油、铁矿等。
港务局主要与下面码头公司签订协议,由码头公司承包,如果达不到目标,就另换公司。因此港务管理当局对下面港区还要作经济评估。1976年——2006年,该港贸易量平均增长4%,预期到2025年,可达8%。去年增长了11%,主要是进口中国的消费品增加。到2025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可达200万标准箱。为此,正在增加2个集装箱泊位,拓展60公顷土地,在市内设立2个中转站,以满足全市500万人口的需要。当介绍了港口建设情况时,我考察团成员中的港口建设企业代表对参与该港建设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仔细询问了招投标事项。micah clark先生表示欢迎中国港口建设企业参与澳大利亚港口建设。
新西兰奥克兰港(ports of auckland)的主要情况
奥克兰港是新西兰最大的港口,创建于1985年。拥有2个集装箱码头,一个为260米长,一个为610米长,共有8台桥吊(其中有4台振华吊机),去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达77万标准箱,效率为25标准箱/小时。码头上有43台跨运车,每台135万新币,13米高,设备采用节能措施用油量比常规少(20%左右)、排污量少,体现了该国环保意识较强。汽车滚装量达18万辆/年,60%是二手车,全部是进口。其他各类散货吞吐量达400万吨。2002年,该港是南半球第一个引进冷藏箱监控技术(Refcom)的,去年有45.5万吨牛奶类产品、17.1万吨肉类产品通过港口装冷藏箱出口。进口的香蕉人均量为世界第一。
新西兰分为北岛和南岛两大部分,全国共有11个集装箱港口,其中奥克兰港的规模最大。一年可靠泊1600艘船,平均每天4艘,是南半球唯一的可起吊双20英尺集装箱的港口。可靠泊4100TEU的船,今后可靠5000~6000TEU的船。奥克兰港在地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奥克兰市经济活动的32%、新西兰全国经济活动的13%是由奥克兰港完成的。该港共有500个员工,每年完成贸易量110亿新币,可提供15.5万个就业机会。
该港的海铁联运比较发达。有650米×4铁路线,可同时处理128标准箱。目前铁路运输量占总吞吐量不到25%(比我国大部分港口高得多),但能力可达到现在的4倍,即今后晚上也可操作。
该港有邮轮码头(Princes),今年靠了70艘邮轮,比去年增加了50%。平均一艘邮轮可提供100万新币的经济贡献。
奥克兰港与上海港早在1997年就结为友好港,该港十分珍视与中国港口的友谊。这次我们到访,他们专门派出游艇并派专人陪同,让我们沿着港湾和码头观看,使我们看到了该港的全貌。在船上,我们受到了该港陪同人员的热烈欢迎。据有关人员介绍,这样派船在水上参观是少见的。
虽然这次在澳新港口考察的时间较短,但让我们学习到了澳新港口的许多长处,尤其是他们重视环境保护和不单纯追求港口吞吐量指标的科学发展理念,对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和谐港口、绿色港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次考察团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国外同行的有益经验,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考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