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鸿在2007亚太港口科技峰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7-11-30 00:00:00      来源:中国港口资讯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相聚在中国·上海,参加“2007亚太港口科技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南连福建省会福州,北接浙江温州,西靠中国广阔的中部内陆腹地,东望宝岛台湾,地理上处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省的中心位置,是一座正在加快崛起的新兴港口城市。全市下辖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九个县(市、区)和一个东侨经济开发区,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30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7万人,占全国的1/4、全省的1/2,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现有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5.7万人。

作为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宁德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和世界一流的港口资源。全市海岸线长878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9.34万公顷,均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左右。从北至南分布有沙埕湾、牙城湾、里山湾、福宁湾和三都澳等20多个优良港湾,这些港湾深水岸线达110.36公里,可供建设10—50万吨级泊位。目前,宁德港已规划布局三都澳、赛江、三沙和沙埕4个港区共16个作业区,全港可利用岸线202.8公里,可建造大小泊位2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0多个,可形成4亿多吨通过能力。特别是天然良港三都澳最为著名,包括城澳、漳湾、白马、溪南、关厝埕、东冲6个作业区,是建设大型物流港、储备港和国际中转港的理想港址。下面,我着重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介绍三都澳的有关情况。

1、三都澳的自然条件优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水域宽阔,水深良好。三都澳高潮位时水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上的深水水域173平方公里,深水岸线88公里,可建万吨级至30万吨级泊位112个。二是水道优良,避风条件好。三都澳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主航道水深30-115米,有6个10米以上水深的理想锚地,河床为泥质,锚着力强,且无碍航暗礁,第五代、第六代国际集装箱轮船和5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港区口小腹大,两侧山峰夹峙,构成天然屏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风平浪静。三是不冻不淤,地质结构稳定。三都澳港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3℃,平均降水量1850毫米,全年无霜期达300天,日照充足,气候宜人,从不封冻。同时,三都澳又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溺谷型深水港湾,汇入港区内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不易淤积。港区内地质结构稳定,地震部门认定该地区百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地震,适宜建设大型港口。

2、三都澳的历史地位特殊。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开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这里设有宁德税务总口,下辖九个口岸。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立福海关后,即成为福建三大茶叶出口口岸之一,最繁华时有24个国家在三都岛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保险公司有10家、民间钱庄有15家,意大利还在这里设立领事馆。抗日战争前,三都澳曾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它日用品,当时澳内驳船竞渡,渔舟唱晚,商号林立,商贾云集,是闽东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的一个缩影。解放后三都澳一直作为我国的重要军港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的重要基地,在我国国防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三都澳誉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的天然良港。1927年末和1962年末,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两度来到三都澳,他1962年的诗句:“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成为三都澳享誉世界的新铭牌。1982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考察过三都澳。1983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同志亦考察过三都澳。198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伟长在考察三都澳时欣然题词:“群山抱三都,风兴六级浪不扬;荷叶守澳口,水深百米港尽良。” 200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蒋正华来到三都澳考察,同样为三都澳富集的港口资源由衷赞叹,留下了“宁德港口甲天下”的称赞,并挥毫题词“港阔水深、微波不掀、碧海万顷、良港如云”。三都澳不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的角度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三都澳的发展前景广阔。纵观世界大型港口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区位、资源和腹地条件。从地理区位看。三都澳地处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全国海岸线中心点,居上海港、深圳港两个开放大港之间,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距台湾基隆港只有145海里,不论是北上秦皇岛、大连,还是南下广州、香港,或东出日本,航程均在800海里上下,可直接通达中国及世界主要海上运输航线。从自然资源看。三都澳周边拥有丰富的滩涂、淡水和电力资源。可造地的滩涂面积约50万亩,水资源总量达150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电资源239万千瓦,目前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近200万千瓦,在建和拟建的还有设计总装机440万千瓦的宁德大唐火电厂、设计总装机600万千瓦的宁德核电项目以及风能、潮汐能、抽水蓄能发电等。这些,可为在三都澳周边布局发展大型临海产业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从经济腹地看。三都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背靠广阔的中部内陆腹地,可以成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最近的出海口。港区现已有疏港路与104国道、省道、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及建设中的福温铁路相连。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几条与港口相配套的重要进出省通道,其中沈海高速公路纵线宁德至武夷山段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正在开展勘查设计工作,不久将动工建设。此外,宁德至浙江衢州的铁路前期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还有(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古田连接线、宁武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福安至浙江泰顺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的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因此,三都澳作为我国大陆沿海建港条件最好的港湾之一,具备着发展钢铁、石化、能源、机械装备、船舶修造等临海重化业、现代物流业和航运业的优越条件。可以预见,随着全球重化产业加快向沿海转移和世界港口格局向深水化、网络化发展,三都澳必将以其强劲的后发优势,在世界港口新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宁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都澳的开放、开发和建设,明确把它作为实施海洋强市、以港兴市战略的重要部分来抓,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着手规划建设三都澳港,80年代中期开始申报城澳港对外开放,并着力加大港口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三都澳城澳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997年11月又批准三都澳白马港作业区对外国籍轮船开放;2005年10月,国务院同意三都澳城澳港口岸更名为宁德港口岸,并正式对外开放,开放范围扩大至宁德全港四个港区十六个作业区。同时,港区口岸查验和服务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1991年以来,我市先后成立了宁德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海事局等口岸查验机构。其中城澳港口岸现场监管、查验配套设施及疏港道路已经建成,邮电网络通讯设施完善,水电设施能基本满足口岸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些都给宁德港特别是三都澳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世界少有”的三都澳,不仅属于宁德市,属于福建省,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和建设三都澳,充分发挥其在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港口交通枢纽作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宁德全面开放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福建省港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同时,对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宁德基础条件日臻完善,三都澳的综合开发建设已进入最佳时期。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港航业发展的趋势,结合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的设想,加快推进以三都澳为主的宁德港口群开发建设。具体地说分为三步走:一是到2015年,逐步建立规范的与国际接轨的港口建设、经营、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使宁德港总体能力基本上适应直接经济腹地闽东北、赣东、浙南地区发展的需要,成为福建省的重要港口,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二是到2025年,充分体现三都澳深水资源优势,满足国内国外重要货类对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和航道的需求,协助上海、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参与国际竞争,使宁德港成为国内国际的商贸港,港口吞吐量达到1亿吨。三是到建国100周年或更短一些时间内,把宁德港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际贸易中转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宁德,极具发展前景,极富投资价值。选择了宁德,就抓住了机遇;投资了宁德,就赢得了发展。我们将采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措施,构筑一切有利于创业的平台,拓展一切有利于双赢的空间,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投资兴业,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创业发展。我们热切期盼与您一道,携手并肩,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2007亚太港口科技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07年10月25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