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在2007亚太港口科技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站在经
发布时间:2007-11-30 00:00:00      来源:中国港口资讯网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峰会,共同探讨中国港口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挑战问题。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在经历了贸易市场全球化的过程后,已开始进入生产要素全球化。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世界外贸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大大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中,90%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港口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提升。“十五”以来,保持着年均24%左右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1.76万亿美元,多年保持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为中国港口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所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加入WTO,国内航运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实力雄厚的大船公司、码头公司进一步深入到国内航运服务领域,并凭借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装备,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如何抓住机遇,应对竞争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当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创新技术关键,扩大开放是保证,保护环境是责任。 

第一,创新技术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港口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接点,船方和货主都对港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泊位要深水化、大型化,装卸作业要高效率,信息传递要高速度等等,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不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带动作用,港口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大的发展。技术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现代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 

青岛港是一个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青岛港的码头多是万吨级的小型泊位,最大的一个新建码头也就5万吨级,根本无法满足船舶大型化、深水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坚持“科技兴港”的发展战略,采用世界港口最先进的技术,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建设了两个现化代的新港,建成投产了可以停靠12000-15000TEU船舶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可以停靠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的原油、铁矿石码头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码头,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我们就有多大的码头。10万吨、20万吨、30万吨级大船可以全天候安全进出。同时实现了港口吞吐量由2000万吨到1亿吨、2亿吨的跨越发展。 

同时,坚持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码头工艺,以技术改造“解放”码头能力,以设备更新引进“再造”节能码头,以苦练绝活“创造”世界高效码头。我们创建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代化的港口信息中心,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主要货种均实现了中央控制室调度指挥,机械化、自动化、流程化作业,“用鼠标革了铁锨的命”。使港口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学技术、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开启生产效率“秒的时代”,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和铁矿石装卸“孙波效率”分别6次打破世界纪录。用全国港口1.3%的泊位资源干出了全国7.1%的吞吐量。去年集装箱用225万TEU的能力完成了770万TEU的吞吐量,用1亿吨的港口通过能力完成了2.24亿吨的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大港前十强。预计今年港口吞吐量可完成2.6-2.7亿吨,集装箱可完成900万TEU。创造了具有特殊含义的“1>2”的奇迹,即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干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实现了建码头发展,不建码头挖潜照样发展。走出了一条内涵式、节约型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实现了青岛港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服务,满足了船东、货主的需要,并被评为首批全国质量管理奖。 

第二,扩大开放是保证。港口要发展,一要有货源,二要有航线,二者缺一不可。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发展,首先要拥有大批的货源和密集的航线。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利用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创新力度,积极寻求多领域、高层次的合资与合作,把港口的资源优势与船东的航线优势、货主的货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强强联合,共赢发展,不仅为港口发展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而且也为港口获取了长期稳定的货源保证。目前,我们已经与马士基、中远、铁行、东方海外、长荣等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合资合作经营港口码头、集装箱场站等业务,与世界500强中石化合作经营青岛港的油码头,与世界500强日本三菱集团合资建设了散装水泥分拨基地,与世界500强瑞典ABB公司合作建立了ABB低压产品青岛物流中心等等。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强与青岛港合资合作。其中2003年7月21日,我们与世界第一大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集团、当时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英国铁行集团、中国最大航运公司中远集团,三国四方在人民大会堂隆重签约,共同出资8.87亿美元,打造了世界级集装箱码头公司,温家宝总理、当时英国首相布莱尔率两国多位部长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今年7月23日,我们与全球最大的冷藏物流运营商、冰岛EIMSKIP在冰岛总统府隆重签约,合作经营青岛港前湾新港区5.5万吨新建冷库,冰岛总统亲自主持签约仪式。10月6日,我们与冰岛EIMSKIP在青岛港隆重举行了冷库合作项目开业庆典,冰岛总统率领冰岛政府高级官员及冰岛企业代表团一行300多人出席开业典礼,并发表了讲话。 

不断创新的对外开放,为青岛港缔结了稳固的战略联盟,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并多年保持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的地位。 

第三,保护环境是责任。实施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同时,优良的环境也是港口管理水平和形象的展示,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关心和保护,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不会赢得社会尊重和信任的。因此,我们不仅高度重视港口吞吐量和经济效益等预期性指标,而且高度重视节能和环保等约束性指标。港口特有的作业特点,使港口在环保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煤炭、原油、矿石等作业,管理不好都极易造成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保护环境作为青岛港重要的发展战略重点,不惜重金,长年实施“蓝天、绿地、碧水”三大工程,加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做到装油不见油污,干煤不见煤尘,干矿不见矿粉。港口空中不见黑烟尘,地上不见沙尘土,水中不见漂浮物。今年又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环保工程。青岛港成为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港口。实现了人与自然、生产与环境、港口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被国家评为首批环境友好企业。 

面向未来,我们将锁定世界港口发展的前沿,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把青岛港打造成为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和亲情和谐型港口,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二OO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