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2日,中国港口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议在大连胜利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人事劳动司副司长刘书斌、大连市副市长张军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港口、政府部门、航运院校、相关研究机构和媒体等单位的近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大会作重要讲话,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的港口大国,正向港口强国迈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港口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是港口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上亿吨港和百万标准箱港口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运输最繁忙和港口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港口发展还不平衡,结构还不够合理,企业竞争力还不够强,部分已上市的港口企业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港口将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两型”港口建设,加速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港口信息化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港口现代化,向物流中心发展,向绿色港口发展,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徐祖远表示,中国港口协会是我国交通系统内一个重要的行业协会。在历届理事会和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国港口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新一届理事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见:要大力开展行业重大问题的调研;要努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要积极开展行业业务培训,提高行业队伍素质;要加强港口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保工作,确保港口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较快发展,我国港口需求持续旺盛,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年均13.0%的速度递增;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速达到14.1%。2010年,我国港口经历了国际金融风暴的洗礼,率先摆脱危机影响,领跑全球,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2亿吨,同比增长16.6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亿标准箱,同比增长19.48%。截至2010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22个亿吨大港和19个集装箱吞吐量超百万箱港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新加坡港,位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前十位的集装箱大港中,我国港口已占了六席(含香港港)。港口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港口建设投资以年均11.2%的速度递增,几年来,码头泊位总量不断增加,大型化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这些也都说明,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港口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已日臻成熟。
大会听取了中国港口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陆海祜同志所作的《团结奋进继往开来 共同谱写中国港口发展的新篇章》的工作报告。陆海祜全面回顾了第六届理事会六年来的工作。他指出,在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协会在反映诉求、行业自律协调、专业咨询、技术交流、标准推荐、职业培训、信息出版、国际交往以及协会自身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民政部等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会员单位的肯定与认可。2010年2月,我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和“5A级全国性行业协会”的荣誉称号。
为了适应港口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陆海祜建议第七届理事会应重视做好如下工作:积极推动港口物流发展,促进港口功能拓展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港口行业走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在促进与推动内河港口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牢记宗旨,履行职能,努力为会员单位提供创新型服务;继续做好协会各项日常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与水平;加强协会秘书处和各分支机构的建设。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港口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戌源出任第七届中国港口协会会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巡视员陈英明出任第七届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
陈戌源会长代表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在七届一次理事会议上表态和讲话。
大会还向2009、2010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进行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