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常熟港主动作为 抢抓机遇——让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应
发布时间:2014-12-25 11:23:00      来源:中国港口网

常熟港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口岸,自1996年开港以来,常熟港始终坚持“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有重点、分步骤,有序推进港口生产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市地区经济发展和临港工业开发的重要支撑。目前,常熟港共建成泊位5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3个,最大靠泊等级10万吨级(减载靠泊),对外开放码头泊位26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4942.4万吨。累计开辟航线64条,其中件杂货班轮24条,集装箱班轮40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65个国际港口通航通商。形成了钢材、纸浆、木材、液体化产品等特色货种,是长三角区域进出口钢材、木材等货物重要的中转港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纸浆和新西兰原木集散港口。

今年以来,在“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指导下,常熟港抢抓机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化港口规划建设布局,不断寻求港口经济发展新突破,增强常熟港可持续发展后劲。

一是科学规划铁黄沙作业区建设。铁黄沙综合整治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常熟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已列入国家《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今年,市口岸办(港口局)将完成《苏州港常熟港区铁黄沙作业区规划方案》送审稿,该规划方案的完成有利于为常熟港后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当前,铁黄沙综合整治工程正抓紧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5月完成吹沙并竣工,并于明年下半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作业区共可规划万吨级以上(最大设计靠泊10~15万吨级)泊位10个,万吨级以下泊位30个,形成通过能力约5000万吨。届时,将有利于全面推进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长江游轮母港建设。配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游轮临时靠泊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海事、航道、引航、长航公安以及拖轮公司、锚地公司等部门,整合资源、通力协作,为游轮安全顺利首航常熟港保驾护航。今年9月16日,长江游轮成功首航,此举为打造长江游轮母港,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开局,也提升了常熟港在黄金水道沿线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三是积极探索口岸改革创新。要让黄金水道真正发挥黄金效应,需要畅通、高效的口岸通关模式作支撑。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常熟港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常熟口岸“三个一”“三互”机制试点工作,9月初,在理文造纸正式试点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常熟口岸成为除三个省级试点口岸之外第一家实施口岸。依托常熟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稳步推进跨口岸管理部门“三互”工作机制,7月底,常熟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等查验部门之间已达成3个合作协议,为正式开展“三互”工作试点奠定了基础。

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发展面临诸多复杂情况的背景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推动常熟港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未来,常熟港将在铁黄沙综合整治工程布局、构建绿色低碳港口,打响长江游轮母港品牌、向上争取海港待遇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做更多文章,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依托黄金水道充分发挥黄金效应交出新的更好答卷!

(常熟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市港口管理局)综合科  曹颖贤)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