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繁忙的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集装箱拖车鱼贯而入
2013年11月8日,随着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一声“开始试运行”,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正式开启新的征程。该工程是湛江港集团深入实施“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湛江港集团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步骤。12月8日,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试运行满月之喜,在此,我们一起回眸,梳理其建设过程和经营管理的点点滴滴——
孕育:同心聚力 攻坚克难
2007年3月,宝满集装箱码头围堰工程
2008年2月14日,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陆域工程开工
2009年7月,建设中的宝满集装箱码头
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于2006年6月获得国家批复同意;2007年10月获得湛江市港务管理局《施工图设计》批复同意;2007年11月19日动工建设;2008年2月14日,陆域工程开工;2013年10月18日,交工验收;2013年11月8日开始试运行……
宝满集装箱码头全长678米,前沿水深-14米(后期浚深至-17米),港区纵深1000米,陆域面积约67.8万平方米,堆场面积约58万平方米;该项目年设计通过能力达80万标准箱,一次堆存能力为6.5万标准箱,可靠泊1.25万标准箱集装箱船舶;项目配套主要机械设备包括7台岸桥及24台场桥等;闸口进出通道为8进5出。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达25.2亿元,为广东省和湛江市的重点建设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湛江港人在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按照工程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工程建设与资金使用相结合、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对外交流相结合、重点项目与改造项目相结合、传统管理与新型管理相结合、加快建设与廉洁自律相结合、工程建设与员工职业生涯相结合的“八个相结合”管理理念,以科技保质量,向管理要进度,完成了从合同管理向项目管理的转变,实现了敢管、会管、巧管的管理效果,相继攻克了围堰造地、软基处理、大型设备上岸等难题;在工程技术工艺方面实现了软基直接堆载、油改电、节能照明等创新。
2013年11月,湛江海事局与集团签订宝满港区新建码头建设合作备忘录
期间,各口岸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9月15日、10月24日和11月21日,湛江海关、湛江检验检疫局和湛江海事局分别与集团签订了宝满港区新建码头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快了湛江港宝满港区新建码头配套口岸查验设施建设配备和对外开放验收申报工作的进程,全力助推湛江港做大做强。
诞生: 共襄盛举 喜气盈门
2013年11月8日,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
11月8日,宝满集装箱码头的历史性一刻,在801#泊位前沿举行的试运行仪式,标志该码头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湛江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船公司和相关客户代表,湛江港集团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和员工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共200多人参加仪式并见证了集装箱码头正式试运行。
当天上午,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高声宣布:“宝满集装箱码头开始试运行!”随之,一声长鸣的汽笛,由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所属并运营的“高河”轮开启了其在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的首航。这一喜讯,让湛江港人振奋不已,还牵动了老一辈湛江港人的心。现年87岁的湛江港离休老干部邱铭闻讯,非常高兴,神采飞扬。
邱铭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历任湛江港务局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政治部主任、纪委书记,1985年离休。作为湛江港的“开荒牛”,老人以港为家,湛江港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她的辛勤劳动与深厚感情。虽然离休已20多年,但邱铭依然十分关心湛江港的每一个进步。她说,近年来看到港口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高兴。宝满集装箱码头从建设到现在试运行,她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新码头建设现场走一走,看一看。码头建设的每一个新变化,都会让她心潮澎湃:“之前我到这里参观时,看到集装箱码头工程宏大,码头上还没有堆放货物,我就想,将来这里要是堆满货物,场面一定会很壮观。”对湛江港的未来,老人同样满怀憧憬:“看到这些火热建设中的大项目,我都非常受鼓舞,也增强了信心;更希望能够看到港口有更多新的变化发展!”
2013年10月,集团工会离退管办组织处级、高级职称退休人员和支部书记、退休小组长共350多人参观宝满港区
成长:屡创新高 硕果累累
宝满集装箱码头效率屡创新高
邱铭这位老港口人的心愿很快实现了。宝满集装箱码头迅速形成了生产能力,船舶、货物不断聚集。据统计,加上11月5日的试卸船作业,宝满集装箱码头11月份共接卸大小船舶20艘次,其中2700TEU以上船舶6艘次。
11月5日,中远“天福9”轮成功靠泊宝满集装箱码头801#泊位,成为宝满集装箱码头建成以来靠泊的首艘集装箱船舶,揭开了宝满码头已具备集装箱专业生产能力的序幕,标志着湛江港集装箱运输事业正式步入“宝满时代”。“天福9”轮卸下52TEU重柜和478TEU吉柜。
11月6日,中远“高河”轮顺利靠泊宝满集装箱码头801#泊位。“高河”轮是中远“湛江-营口-天津”航线运力升级后靠泊湛江港的第一艘船舶,运力为2700TEU,是截至当天,湛江港史上迎来的最大集装箱船舶。11月8日上午,该轮见证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高河”轮首航湛江港卸载735TEU和装载680TEU集装箱(共1415TEU),船时效率为25自然箱/小时。
11月12日,中远“裕固河”轮靠泊宝满集装箱码头802#泊位。“裕固河”轮长242.85米,型深19.0米,最大型宽32.2米、最大高度53.95米,运力3400TEU,是中远“湛江-营口-天津”航线运力升级后靠泊湛江港的最大一艘船舶,成为了靠泊湛江港的最大集装箱船,开创了湛江港接卸大型集装箱船的新纪元。“裕固河”轮首航湛江港卸载633TEU和装载701TEU集装箱(共1334TEU)任务,船时效率为25自然箱/小时。
……
大型船舶不断靠泊,运力越来越大,喜讯频传,但平实的集司人异常冷静,没有盲目乐观。集团总裁助理、集装箱分公司总经理王爱添眉头深锁——试运行磨合期的船舶效率仍是瓶颈。随后,他数次召开专题会议,总结船舶作业经验,集中全司力量攻关,拿出了新的生产组织方案。
11月17日,中远“哈尼河”轮顺利靠泊宝满集装箱码头802#泊位。“哈尼河”轮是中远“湛江-营口-天津”航线运力升级以来靠泊湛江港的第三艘船舶,也是第二艘3400TEU级船舶,该航次到港卸载602TEU、装载700TEU集装箱(共1302TEU)。 集装箱分公司高度重视该轮作业,精心组织,自该轮靠泊开始,实施工前会制度,加强生产人员组织纪律观念,首次同时投入4台岸桥同时作业,该轮装卸作业过程高效顺利,装卸作业用时仅21.78小时,控制在船方要求的24小时内,船时效率达50自然箱/小时,创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以来船舶作业效率最高纪录,标志宝满集装箱码头生产及装卸船作业趋于正常。
其后,同为3400TEU级别的“纳西河”轮(11月21日13时20分靠泊,在港装卸1172TEU)、“珞巴河”轮(11月27日06时35分靠泊,在港装卸777TEU)先后靠泊宝满集装箱码头作业,装卸作业时间均控制在24小时内。
宝满新码头试运行以后,效率比旧码头有了质的飞跃。据统计,11月份,霞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平均效率为16.85自然箱/小时,而同月宝满港区平均效率高达33自然箱/小时。新码头大堆场、新设备、高效率的优势逐步显现,并在不断磨合中提升、发展。
近日,湛江市市长王中丙陪同广东省国税局局长到宝满集装箱码头参观,对新码头的良好运作倍加赞赏,还乐呵呵地开起了玩笑:“你们王爱添总经理名字起得好!又‘旺’又‘爱添’,现在新码头上了轨道,开始‘旺’了,将来再‘添’,正好让湛江港的集装箱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王爱添笑着推脱这顶“高帽子”,“这是大家的功劳!”
作为现任集司的当家人,他忘不了,张翼董事长、刘恩怀总裁等集团领导密集到集司调研,多次到现场指导,排忧解难;他忘不了,集团领导马不停蹄,奔走香港、西南、中南等地,推介集装箱大码头优势;他忘不了,同样来自招商局集团的林聪副总裁、杜永成顾问时刻心系集司,出谋献策;他更忘不了,和他一起奋战在酷暑和寒风中的集司人——
集团总裁助理、集司总经理王爱添主持召开现场工前会
起早贪黑的集司人应该很自豪的。11月初,搬到远离市区、生活办公条件尚属简陋的宝满港区,还没来得及整理办公桌就奔向码头前沿,一切生活从简,无怨无悔,开始新的征程。11月17日18时~18日18时,湛江港集团昼夜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2780TEU(其中霞山码头1014TEU、宝满码头1302TEU、外贸码头464TEU),创开港以来昼夜箱量最高纪录。截至11月27日,中远“湛江-营口-天津”航线升级后投入的5艘大船均全部靠泊湛江港,为宝满集装箱码头带来了可喜的增量。此外,中海、信风等内贸航线也相继调整至宝满集装箱码头操作,宝满集装箱码头航线日趋密集,同时将吸引更多航线挂靠,航线布局将更为优化,将为湛江港向集装箱干线港迈进奠定坚实基础,并大大提升湛江港的核心竞争力。
发力:再接再厉 与时俱进
2013年11月8日,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发展工作会议
湛江港人有着勇立潮头的“缆桩”精神,永不停步。
11月8日,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刚刚正式试运行,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发展工作会议随即在湛江皇冠假日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40家航运企业、货主客户和建设单位代表齐聚湛江,高层次、宽视野、高水平谋划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发展蓝图。湛江市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赵志辉在会上热情地为湛江港的集装箱业务“代言”,详述湛江港集装箱优势,欢迎广大企业家选择湛江、投资湛江,实现城市、港口、客户多赢格局。
今年以来,湛江市委市政府以更高的眼光、更实的措施来谋划湛江市集装箱业务发展,7月18日,专家评审通过了由武汉理工大学负责编制的《湛江市集装箱物流发展规划(2013—2025年)》。11月8日的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发展工作会议上,湛江市向与会的100多家航运企业宣布了一系列扶持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的优惠政策,给船东、货主和港航企业都注入一剂强心剂,许多与会人员均表示,非常看好湛江集装箱业务的未来发展。随着宝满集装箱码头成功试运行,湛江港喜事连连。今后大型挂靠船舶还将陆续到达湛江。
11月8日,湛江港集团与营口港务集团签署了《缔结“友好港”协议》,实现南北两大港口集团的强强联合,建立崭新的南北物流对流模式,形成南接东盟经济区、北接东北亚经济区的南北物流大通道,全面加强在港口规划建设、码头运营、企业管理、现代物流、临港产业、金融投资、邮轮母港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乃至南北干线辐射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11月18日,集司邀请招商局国际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孙纪安,蛇口集装箱码头操作总监曹晓军等一行莅湛,参加宝满码头未来三年大型设备配置咨询会议,共同研究论证宝满集装箱码头未来大型机械设备配置和投资计划。
日前,为加快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发展,积极开拓新航线,湛江港集团总裁刘恩怀率队到上海拜访中海集运。中海集运决定近期将开辟“湛江—华东”集装箱内贸航线,配套投入4250TEU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营。该航线的开通,将对湛江港集团发挥新码头大型化优势、优化航线布局,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
……
湛江港集装箱业务再迎新发展,一路前行,步履不停!
腾飞:展望未来 承载希望
随着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湛江港集团航线格局将更加完善。内贸航线网络将覆盖华北、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其中直航干线有:“湛江-青岛、上海、大连、乍浦”,“湛江-营口、天津”;“湛江-厦门、泉州”;中转航线有:湛江-深圳、广州中转全国各地。外贸航线将辐射全球各地,其中直航航线有:“湛江-香港(中转世界各地)-海防”,“湛江-香港(中转世界各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海防”;中转航线有:“湛江-蛇口(中转世界各地)”,“湛江-香港(中转世界各地)”。
据悉,11月下旬,“湛江—华东”集装箱内贸航线有望开通,届时宝满集装箱码头还将迎来一艘湛江港历史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4000TEU以上),从而给湛江港集装箱运力带来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随着航线的不断增多及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陆续到来,对周边适箱货源形成强大的聚集及辐射作用,西南港口群集装箱运输网络布局将因此改写,周边运力较小的港口会逐渐成为湛江港的喂给港。
受多方因素制约,一直以来,作为国家集装箱重要支线港的湛江港却充当着珠三角内贸集装箱“喂给港”的角色,南上北下的内贸集装箱要到达目的地,均要在广州港进行中转,集装箱业务发展与湛江市经济和港口业务快速增长需求不相匹配。2013年8月17日,湛江港中远内贸南北直航干线正式开通,彻底告别了充当珠三角内贸集装箱“喂给港”角色的历史。当时张翼董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待到宝满集装箱码头投产,南北干线还将升级并投入5100标准集装箱的超巴拿马型船挂靠,进一步加强湛江港的航线聚集效应,吸引其他船公司进驻,为湛江港实现从内贸集装箱喂给港向支线港的“华丽转身”,并最终打造成为西南沿海及粤西集装箱枢纽港和华南集装箱干线港奠定坚实基础。如今这一展望可谓触手可及。
宝满港区鸟瞰图
下一阶段,湛江港集团将继续规划利用宝满港区4420米岸线,顺岸建设13个大型集装箱、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达8000万吨,其中集装箱300万标准箱。
李白有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随着湛江经济五年崛起,预计至2016年,湛江港可接卸集装箱将达110万标准箱,到2020年将达230万标准箱。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高湛江港集装箱码头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湛江港功能布局的优化和集装箱航线网络的完善,进一步推动湛江港由集装箱支线港变为干线港,进一步助力湛江临港产业经济和临港物流链的繁荣发展,共同推动湛江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新一轮腾飞!(陈朗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