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家港大新公用航道建设工程通航安全和通航环境评估”顺利通过了江苏有关单位专家的评审,标志着该航道的建设进入了关键环节。张家港大新公用航道开通后,将为每年进出该水域的2000万吨货物铺上“平安路”。
随着长江张家港段大新镇沿江岸线不断开发,已建、在建大型码头泊位达17个,进出货物涉及钢铁、水泥、矿石、件杂、造船、化工、油品等10多个货种,目前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而该水域进出港船舶一直依靠该水域深水临岸的天然条件靠离泊码头,对辖区水域通航安全和企业码头安全生产带来事故隐患。针对这种现状,张家港海事局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利用现有深水临岸的自然“倒套”,结合人工疏浚方式建设公用航道的设想,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据了解,拟建的张家港大新公用航道位于长江浏海沙水道南侧,介于长江38号浮至42号浮之间,长约9公里。随着大新长江岸线码头的开发建设,该水域吞吐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加,大新公用航道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该水域码头货物的吞吐能力,促进张家港港口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