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在彩旗飘扬的烟台港环球货柜码头,随着高高的塔吊将第100万标箱吊装上轮,烟台港芝罘湾港区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迈入100万标箱门槛,成为全省第二家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百万的港口。预计今年年底,烟台港集团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将进入全国港口前10名,彰显烟台港腹地经济迅猛增长势头。
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烟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江汀发来贺信。山东省交通厅副厅长迟焕然,市委副书记齐秀生,副市长刘筱杰出席庆典仪式。
孙永春、张江汀在贺信中指出,集装箱的发展是一个港口现代化的标志,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和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烟台港是该市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加强港口建设、实施以港兴市,是烟台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烟台港集装箱在吞吐量不足30万标箱的基础上,仅用两年时间就突破了100万标箱,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烟台港紧紧抓住新一轮港口建设的有利机遇,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航运界,集装箱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港口地位的重要标志,代表了区域经济的实力。由于烟台港地处半岛末端,腹地狭小,集装箱货源不足,陆路运输成本高,一段时间内,集装箱的发展速度与烟台经济增长不相协调。2004年,烟台港集团成立后,摒弃“地理位置决定发展规模”的传统观念,提出“汇渤海湾箱量向南中转,聚北上货物在烟台港分拨,变地缘劣势为优势,立足胶东,辐射西部,视东北、华北为我们的经济腹地”的经营理念,一举突破了发展的瓶颈,实现了密度、地位、效率的全面突破。目前,烟台港与渤海湾北部7个港口全部通航,并开通了经上海中转的长江沿线各港航线,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北、西南的货物均可经烟台港转口。全港每月内贸外贸集装箱航班总计约300艘次,平均每天有10余条集装箱船到港。11月14日,成功开通了直航美西的周班航线,烟台港成为集装箱干线基本港。“烟台制造”经由港口平台走向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烟台港不仅成为中国北方内贸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外贸集装箱重点港,也成为国内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最为完善的港口之一。
目前,烟台港集装箱航线已发展到20条航线,外贸航班数比去年增长26.1%,内贸航班数比去年增长62.7%。去年以来,烟台港集装箱连续两年增速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并创造了单船1183标箱、单昼夜3779标箱等多项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