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深夜,上海港各处依旧灯火通明,调度生产系统智能高效,码头桥吊起落律动,集装箱卡车穿梭不停,远洋货轮有序靠离泊。台风“竹节草”影响消退后,面对干支线船舶集中抵港的生产压力,全港干部职工发扬“胸怀大局、敢作善为、创新服务、追求卓越”的“新时代上海港洋山精神”,迅速从抗台应急状态切换至生产攻坚模式: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定格于172181TEU(标准箱),一举打破2024年7月21日创造的172080TEU的纪录,共同勾勒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劲脉搏。
随着“竹节草”渐行渐远,集团第一时间组织投入各项生产恢复工作。7月30日,集团召开台风过后恢复生产准备会议,明确布置全港生产恢复目标与行动方案,为后续攻坚指明方向。各集装箱码头公司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前提下,精准制订昼夜作业计划:针对集中抵港的干支线船舶,优化泊位分配与作业序列,实现船舶调度“无缝衔接”;一线作业人员争分夺秒抢进度,在吊装、集疏运等环节严把效率关与质量关,确保“每一分钟都产生实效”;各生产片区以及集团有关职能部室落实好相关工作,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一线党组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挺膺担当。同时,近年来码头持续升级的大型智能机械与自动化作业系统,在此次生产冲刺中发挥关键作用,为高效作业提供硬核支撑。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8月1日,全港以“满血状态”投入生产攻坚,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成功突破上海港历史纪录,达到172181TEU,用实干成果彰显了“风雨同舟、聚力攻坚”的团队力量,为上海港后续生产高效推进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