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上海港创新实践国际集拼,引领提升全球中转效率
发布时间:2025-08-07 16:24:49      来源:上港党建网海港报 上港家园

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已成为衡量港口枢纽核心能力的关键指标,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际航运资源的配置效能。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枢纽港,上海港肩负着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使命。国际中转集拼作为提升上海港服务能级、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性制度创新,对巩固其全球港口领先地位具有战略意义。在上海海关的指导支持及上港集团、上港物流的协同推进下,上港物流拼箱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港拼箱”)作为上海口岸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唯一运营主体与操作平台,依托上海港密集的航线网络、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功能设施,围绕高效中转、安全运营与便捷拆拼三大核心目标,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进国际集拼业务发展。

模式创新:业态多元集合+效能协同释放

上海港国际集拼业务以流程优化为突破点,通过制度与模式创新,显著提升操作便利性与时效性。  

智能通关:依托上海海关创新应用的特定舱单标识、国际转运准单等电子数据,实现国际转运货物自动核注放行。传统拆拼作业所需的复杂申报流程得以大幅简化,通关效率与操作便捷性实现跨越式提升。  

多业态同场集拼:贯彻海关总署有关行动部署,推动36项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通过整合国际中转货物、出口集拼货物及进口分拨货物,实现多业态货物在同一作业场所协同运作。该模式突破传统业态隔离的操作局限,构建以国际中转为核心、进口分拨与出口集拼双向联动的业务生态,有效解决远洋航线与近洋航线的衔接问题,同步优化物流监控与通关流程,显著提升拆拼作业效率与资源配置水平,为拼箱货物提供多元化物流解决方案。  

“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创新融合海关监管机制、多式联运体系与数智技术平台,依托科技赋能构建全链路可视化系统与智能监管体系,显著提升物流作业精度与效能,形成“同库作业、全域监管、智慧运营”三位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此项制度型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上海港由区域中转枢纽向全球航运网络节点转型升级,更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监管范式,促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

绩效斐然:效率稳步提升+规模持续扩容

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中心自2022年1月成功试运行首单业务以来,实现从业务空白到时效比肩国际水准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创新实施多业态同场作业模式,突破传统集拼业务业态割裂、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系统性构建起长三角及内陆拼箱货源向上海港高效集约的核心通道。此举不仅激活潜在贸易增量与物流需求,创造集拼业务新增长点,更实现物流成本集约化管控与区域物流网络体系优化,助力提升上海港与长三角区域的航运协同效率。

2024年,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量突破3万标准箱、35万立方米,作业效率领跑全球港口行业。国内段操作时效在常规模式下压缩至3个自然日,跨港区流程缩短至5日内,较其他国际港口7天周期提速40%,树立全球港口效率新标杆。

未来,上海拼箱将遵循上港集团战略部署及上港物流总体规划,在《促进上海国际中转和集拼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指引下,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深化与合作伙伴协同联动,吸引更多国际物流企业在上海港设立中转集拼中心;践行企业使命,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推动港口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和全球贸易高效畅通注入澎湃动能。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