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上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中外航海界代表共聚一堂,迎接第21个中国航海日。今年的航海日主场活动紧扣“绿色航海,向新图强”主题,共组织论坛、研讨、交流等相关活动20多项,有130余位权威专家和管理部门、企业代表聚焦绿色航运、新能源船舶、船舶温室气体低(零) 碳排放等内容,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交流了航海技术、知识和成果,营造了“知航海、爱航海”氛围,激发了民众关爱海洋、热爱航海的浓厚兴趣。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刘伟向广大涉海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航海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20年前,中国设立了航海日,弘扬航海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发展航海事业,促进共同繁荣。如今,中国航海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交通运输部始终高度重视航海事业发展,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深入推进现代航运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上互联互通,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全球贸易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伟表示,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要顺应世界大势,推进全球合作,让航运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要乘势而上,打造绿色航运新生态。加快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推进新型动力技术装备研发,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推动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要开拓进取,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应用场景,突出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航运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水平。要开放共享,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加强国际航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航线布局,深化国际规则对接,维护国际航运公平公正秩序。
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表示,中国航运业正处在从大到强、迈向世界一流的关键时期。他认为,未来的港口不仅是物流枢纽,更应是信息枢纽、技术枢纽、能源枢纽;港口需从传统物理节点,向“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低碳”的复合型枢纽转变。他建议,港口企业应共同制定数据共享标准,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和共享协议;合作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船舶动态、货物追踪、港口作业、通关查验等关键信息的有限、有序共享;合力打造“数字港航”生态,推动港口、航运、货主、货代、陆运、铁路、海关等物流链各节点实现“聚点成链,组链成网,无缝衔接”,提升供应链全程可视化水平和协同效率。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2025年中国航海日分论坛——港航企业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国港航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能力提升、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在经历深刻变革。减排规则倒逼全球航运业加速转型、科技革命催生智慧港航新赛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对港航枢纽功能升级提出新要求。因此他呼吁,面向新征程,港航业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绿色转型为导向,构建低碳港航新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智慧港航新动能;以产业协同为路径,共绘融合发展新图景,奋力推动港航业高质量发展。
7月12日下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暨航海日主场活动闭幕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会上宣布,2026年将在江苏扬州举办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
据了解,今年是国务院确立中国航海日20周年。20年来,航海日活动紧扣时代主题与行业变革,每年吸引海内外数千万人次关注参与,在传承航海文化、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宣传普及航海知识,助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凝聚行业智慧、引领发展方向、彰显大国担当的重要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