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中国港口协会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协议签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秉承“诚信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共同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中国港口协会徐国毅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丁莉与水运院副院长冯玥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会上,徐国毅对水运院长期以来给予协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水运院作为我国水运领域的“国家队”科研实力雄厚,双方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并就双方深化合作提出3点建议:一是立足国家战略,共担行业使命。当前,我国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港口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的关键节点,肩负着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此次合作,是双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水运院的科研优势,共同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助力港口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二是深化优势互补,凝聚创新合力。中国港口协会始终以"服务港口、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汇聚了全国主要港口企业和产业链力量;水运院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政策研究、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等领域具有深厚积淀。未来,双方可以重点在政策研究方面,联合开展港口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前瞻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在技术攻关方面,推动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促进行业降本增效;在标准建设方面,协会努力培育优秀企业标准,优化完善提升为团标,水运院给予指导帮助,促进优秀团标能上升至行标,乃至国标和国际标准,双方协同完善港口行业标准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港航领域的话语权;在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在国际交往方面,从咨询评估、投资决策、国别研究等多维度为港口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行业宣传方面,提升公众对港口行业的认知,增强社会对港口经济贡献的认同。三是携手开创未来,服务发展大局。我们坚信,此次合作必将实现"1+1>2"的聚合效应。中国港口协会将全力配合水运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组织港口企业需求对接;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行业论坛及国际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港口高质量发展示范案例,形成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推动协议内容落地生根。
刘书斌对协会长期以来对水运院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作为建院69年的专业研究机构,水运院始终致力于港口与航运领域的研究服务工作,与协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未来,水运院将进一步完善与协会的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化务实合作。刘书斌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港口行业肩负着更高水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革导致供应链物流链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港口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迫切需要深化对港口发展定位的研究。为此,他建议双方在重大科学问题、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和行业关切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最后,刘书斌表示水运院将持续拓宽沟通渠道,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听取协会和港口企业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研究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协会副秘书长杨晓光、顾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水运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签约和座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