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称,全球新增病例数呈下降态势,并预测新冠大流行将于2022年年初结束。国内方面,近期个别地区出现本土新增病例。港口方面, 9月下旬我会监测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6.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1.7%;长江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2.7%,集装箱同比减少7.6%。详情如下:
一、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9月下旬,沿海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其中,外贸同比增长10.9%,内贸同比增长0.4%。分港口看,大连港增速超过50%,天津港同比增长18.5%,上海港同比增长20%,宁波舟山港增速超过10%。港口反馈,目前出口货源仍较充足,各地双控限产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尚未体现。此外,中美有望重启贸易谈判将对未来双边贸易带来提振。
二、重点监测港口煤炭吞吐量降幅进一步扩大
受煤价高企、产地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电厂采购积极性不高。此外大风天气对北方港口生产也带来一定影响。本期,秦皇岛港与神华黄骅两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减少18.3%,降幅较前期进一步扩大。为缓解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山西省与十四省区市就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保供签约,内蒙古自治区将18个省(区市)煤源任务已全部分解到煤炭生产企业,长协煤供应数量的增加。库存方面,9月30日,两港库存同比回落6%,较9月20日增加2%。
三、重点监测港口原油吞吐量较快增长
随着北半球气温降低,全球能源供应趋紧,且OPEC+表示不会通过超量增产来缓解全球能源供应荒的难题,支撑国际油价上行。港口方面,8月份国际油价低位期间采购的原油陆续到港。此外,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炼化企业开工率提高,带动港口吞吐量增加。本期,我会重点监测沿海港口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长14.3%,较中旬增加32.8%。库存方面,9月30日,重点监测港口库存同比减少9%,较9月20日增加1.4%。
四、重点监测港口矿石吞吐量降幅收窄
节前,铁矿砂价格小幅反弹,主力合约回升至700元/吨以上。港口方面,本期,我会重点监测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减少2.2%,降幅较前期收窄。据悉8月份以来铁矿石价格持续走低带动进口,目前船舶陆续到港。库存方面,9月30日,重点监测港口库存同比增加16%,较9月20日增加5.1%。
五、长江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
9月下旬,南京、武汉、重庆三港货物吞吐量合计同比增长2.7%,集装箱吞吐量合计减少7.6%。具体来看,长江上游水位回落,重庆港生产实现同比增长;而长江中下游港口外贸业务下降明显。
六、9月份重点监测港口吞吐量同比减少
9月份,台风等恶劣天气对港口生产带来影响,我会重点监测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4.1%,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减少3%。分业务板块情况如下:
集装箱方面,9月份,集装箱出口货源总体仍比较充足,但受恶劣天气影响,多个港口临时停产。统计显示,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减少0.9%,其中外贸增加0.5%,内贸减少5.1%。
煤炭方面,9月份煤炭市场淡季不淡,需求旺盛,价格回升,煤炭市场价与长协价价差不断拉大。电厂采购积极性弱,以兑现长协煤为主。电煤紧张造成火电机组开机容量受限,部分地区电力供应持续紧张不得不拉闸限电。统计显示,本月秦皇岛港与神华黄骅两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减少16.6%。
原油方面,9月份,全球新增病例数回落、北半球气温回落等因素提高全球能源消费预期,国际油价震荡回升。重点监测港口9月份油品吞吐量同比减少9.3%,降幅较8月份有所扩大,9月30日库存较8月31日减少1.8%。
矿石方面,9月份宏观调控政策发力,铁矿砂价格震荡回落。重点监测港口9月份矿石吞吐量同比减少3.9%,较8月份小幅增加1.5%,9月30日库存较8月31日增加6.7%。
9月份,长江三大枢纽港口吞吐量同比回落6.8%,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减少7.7%。外贸业务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港口集装箱业务因腹地货源不足及疫情防控升级影响吞吐量显著下降。
中国港口协会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