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港口群发展规划(2016—2030)》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
近日,由广东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的《粤东港口群发展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规划》),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明确,汕头港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和公共物流枢纽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和海上通道重要支点之一,潮州港和揭阳港为广东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同时,明确汕头港广澳港区为粤东港口群的核心港区和粤东公共物流枢纽港区,潮州港金狮湾港区和揭阳港大南海港区为粤东港口群的重要港区,从而形成“一核二重”分港区格局。
该《规划》范围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港口。《规划》认为,粤东港口群面临五个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为粤东港口群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汕头港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5个主要港口之一;加快粤东地区振兴发展对粤东港口群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粤东港口群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粤东港口群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世界航运业发展对粤东港口现代化提出迫切要求。同时也存在港口通过能力适应度偏低、现代化港口泊位不足、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集疏运通道有待完善、港口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主要问题。
《规划》的基础年为2015年,目标年为2020年、2030年。《规划》对粤东地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及水运需要进行了科学分析,预测2020、2030年粤东港口群货物吞吐总量分别达到1.8亿吨、3.0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90万标箱、560万标箱。确定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20年、2030年粤东港口群泊位通过能力达到1.6亿吨、2.6亿吨,其中集装箱泊位通过能力分别达到280标箱、560万标箱。
《规划》明确了汕头港、潮州港、揭阳港的战略定位,即:汕头港为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和公共物流枢纽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和海上通道重要支点之一,潮州港、揭阳港均为广东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并结合地区临港产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特色,规划“一个核心港区”和“二个重要港区”的分港区格局,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服务体系。“一核二重”即:汕头港广澳港区为粤东港口群的核心港区和粤东公共物流枢纽港区,潮州港金狮湾港区和揭阳港大南海港区为粤东港口群的重要港区。集装箱方面未来形成以汕头港广澳港区为主、粤东其他港区为喂给的集装箱运输格局。
按照《规划》,粤东港口群将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突出重点、适度超前”为基本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及同质恶性竞争,加快建设现代化港航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现代港航服务业,逐步完善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扩大港口开放合作,构建绿色港口群,实现跨越式发展。至2030年,粤东港口群实现“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清晰、层次分明、发展有序的粤东现代化港口群,适应大型华、深水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绿色发展趋势。实现从‘服务腹地’向‘引领腹地产业布局,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转变、从‘粤东门户’向‘粤东、闽西南、赣东南交通枢纽’乃至全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转变”的总体目标。
(汕头港口管理局办公室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