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广州港务局和广州市环保局主办、广州港集团协办的绿色港口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在港口中心召开。大会向社会各界宣布广州加强港口船舶大气清洁行动的一系列举措,全球五大国际班轮公司和10家港航企业代表签署了《广州港航绿色公约》。广州市委常委周亚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广州海事局、中国石化、广州供电局、广州港集团主要负责人以及马士基航运、法国达飞轮船、中国远洋海运、太平船务和长荣海运等五大国际班轮公司地区负责人,港航企业代表共5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广州环保局局长杨柳和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分别致辞;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向广州港岸电设施建设和使用单位负责人授牌;广州港务局代表分别与中石化燃料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代表签订绿色港口战略协议;首批签约企业代表签署《广州港航绿色公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蔡锦龙、苏兴旺出席大会。
陈洪先在大会上致辞表示,广州港集团是广州港的骨干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懈推动绿色港口建设,抓好绿色港口建设顶层设计,抓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抓港区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提升了港区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广州港集团将继续勇担社会环保责任,从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和南沙自贸区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广节能低碳技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广州港集团绿色、循环、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委常委周亚伟在讲话中表示,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给广州港航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希望港航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船舶排放控制工作,认真履行《广州港航绿色公约》,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港口、水路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绿水青山、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努力实现水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环境健康、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港口,共创港口与城市和谐发展。
据悉,集团于2010年发布了《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低碳物流 创建绿色港区规划方案(2010~2020年)》,以节能减排项目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6年投入1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低碳绿色港区建设项目。其中仅南沙港区“油改电”项目在2015年就减排二氧化碳约1.7万吨,环保软硬件条件大幅度提升,获得全国“绿色港口”称号。
近年来,集团大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综合开展“油改电”、“油改气”、“船舶岸电”等技术改造,改善用能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目前,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场桥已全部完成“油改电”,电力驱动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全面应用,大型电动机械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比例高达91.2%。南沙三期岸电设施与码头同步建设,并成为交通运输部岸电设施建设示范项目。南沙三期LNG气站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码头绿色照明节能灯应用比例达到58%以上, LNG集装箱牵引车、纯电动客车正扩大范围推广使用。绿色转型发展已渗透到广州港集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集团陆续投入3000多万元在西基、新沙码头建设高18米,长达近2000米的抑风挡尘墙,并结合堆场循环喷洒、装卸作业点喷淋、出港车辆清洗、堆场和道路喷洒、运煤车辆限制性防尘等环保措施,有效控制粉尘扬尘。2015年,集团又投入9850万元完成新港车站装卡楼环保改造,新的工艺全程为封闭模式,有效抑制煤尘的产生,基本实现“零”污染。与此同时,在原珠江防污公司基础上,整合集团环保力量成立了广东港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油轮防污监控、围油栏作业、溢油清除、环保技术服务、环境监测、船舶含油污水的接收与处理服务。其中含油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年,有效提升了港区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广州港集团 李鸿斌 麦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