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份,我国进口车进口量与销量依然延续了去年双双下滑的态势,港口库存有所降低,国内三大滚装码头进口车同比、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进入3月份,新沙商品车进口量开始恢复,船舶先后大量到港。特别是中旬,受大雾天气影响,多艘滚装船集中到港,滚装码头迎来今年第一波作业小高潮。在此期间,恰好遇到连续大雾天气,导致船舶排队压港,给靠泊和装卸船作业增加了较大难度。新沙滚装作业部班子轮流回公司通宵指导作业。外部加强与海事、引航等口岸相关单位的沟通力度,争取支持,内部对人员组织、辅助机械、堆位安排等做出安排部署,按重点船、大船优先靠泊的原则,制定最佳作业方案。作业过程中,操作中队采取7#、10#两个泊位双线卸船模式,司机、人力、机械重点舱优先安排,吃饭不停工,12小时急转轮班,保证不中断作业。调度部门协助安排大船趁涨潮进港卸货,以减少船舶吃水,大船装卸结束后趁高潮离港,跟潮水“抢”时间,尽最大努力压缩船舶在港作业时间。同时,作业人员还利用船舶靠离空隙转堆,确保速遣,潮汐两不误。21号靠泊的“卓越先锋”共卸2300多辆奔驰车,商检部门全力配合支持滚装汽车部,在卸船当天加班加点进行检验,令该批车辆在商检完毕后马上可以提离发货,大大减轻了堆场压力。
在现场运行环节中,堆场是应对滚装船集中到港的关键瓶颈。作为汽车堆场的“操盘手”,负责堆位安排的库场中队为应付突如其来的巨大堆存需求,临时采取了见缝插针、多管齐下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积极与货运、集装箱部门沟通协调,借用码头前沿等场地作为临时堆场,并围闭7#泊位、10#泊位卸船通道、二期汽车库旁检测跑道以及港区内三个装车区,只留出尽少的装车道,其余的位置全部用作商品车堆场,尽最大力度进行扩能挖潜,共计腾出1000多个周转车位;另一方面,加强与新沙检验检疫部门沟通协调,提前与其确定商品车商检计划及具体操作队伍移动上线,对在港停放时间短的商品车安排优先商检,从整体上确保了移动上线检测效率,确保客户及时顺利通关提货;同时,与商品车客户积极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客户自有外库堆存情况,加强催疏力度,根据各品牌商品车的出货特点,有效地开展提货工作,加快了出货效率,缩短商品车在港停留时间,加速了库场周转;另外,还加强盘查各部分堆场的实际利用率,将利用率低80%的列位全部安排整堆,尽量利用上每一个车位。通过利用以上措施,库场中队既保证了整个商品车作业流程的正常运作,又实现了堆场利用率的最大化,顺利度过了这一波作业高潮。
经过多方努力,新沙公司克服了恶劣天气、泊位紧张、堆场不足的重重困难,确保了车船集中到达情况下的港口生产有效运转。据统计,20日到23日短短四天时间,新沙7#和10#滚装码头共卸船9条、装船1条,共计10231辆商品车,整个作业过程有条不紊,安全高效,得到船东和货主的一致认可。三月份,新沙公司完成商品车装卸量26801台,比2月份增长了87.7%,实现了今年滚装船作业的第一轮小高潮。
(广州港集团 苏杰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