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向“海”图强,以“智”取胜 2025智慧港口大会绘就“全域智能”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9-26 21:48:17      

2025年9月24日,由中国港口协会、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以“智创强港,慧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智慧港口大会在青岛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来自港口运营、航运物流、科研院校、科技企业及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千余名代表,共同围绕5G、人工智能、北斗系统、数字孪生、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在港口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展望智慧港口发展新路径。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首席决策咨询专家徐祖远出席大会并做主旨演讲。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李天碧,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二联合党委副书记、联合纪委书记段晓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赵方德,山东海事局二级巡视员华文锋,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

1.jpg

我国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自动化码头数量全球居首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这一成就得益于“十四五”以来国家对智慧港口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领先。我国已全面掌握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运营全链条关键技术。青岛港、上海洋山港四期、天津港北疆C段等自动化码头相继建成,全国已投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各30座,规模居世界前列。自动化码头集装箱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也由中国港口创造和保持。今年1月1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9自然箱/小时,第12次刷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今年9月19日,上海港创下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172395标准箱的新高,彰显了智慧港口建设带来的效率提升。

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明显。各地港口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效率的显著提升。到2025年,天津港已实现集装箱与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8%,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5%。妈湾智慧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2021年完成改造后,码头综合建设成本降低37%,碳排放量减少90%,作业效率大幅提升。青岛港依托智慧化服务平台,将进口提箱业务办理时间从原先的4小时缩短到20分钟。

绿色智慧融合成为发展亮点。绿色与智慧融合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显著特征。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目前,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已超过60%。2024年11月,天津港建成全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截至2025年5月,天津港年发电能力达3.4亿千瓦时,满足全港60%能耗需求,集装箱码头新能源倒运车辆占比达100%。

创新技术应用加速推进。我国港口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仅在今年,天津港投入使用的智能解锁站攻克了集装箱锁具自动化难题,解决了不同国家地区船舶上百种锁具的快速解锁问题;天津港今年3月成功上线运行全栈信创版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从硬件到软件实现全面国产化,百余台人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协同作业;苏北运河智慧化创新实践成果今年9月发布,可在全线实现7×24小时智慧检测预警,隐患识别准确率较人工巡查提升60%,应急响应时间缩短约30%。

多方共话智慧港口新阶段:协同是关键

图片

李天碧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李天碧在致辞中总结了我国智慧港口在融入数字经济、应用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他强调,展望未来,智慧港口的建设要更加注重港口向数字化转型,注重技术和数据的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智慧港口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强对智慧港口建设方向性引领,还要加强行业的交流和人才建设。这其中,既有主管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也有协会需要牵头解决的,还有企业需要努力破解的。

图片

段晓锋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二联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二联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晓锋在致辞中表示,智慧港口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面向未来,智慧港口的建设征程更加壮阔,挑战与机遇并存。它要求我们不仅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驱动港口科技创新,更要在标准制定、数据共享、网络安全、绿色低碳等方面构建协同共治的新生态。这对中国港口协会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图片

赵方德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赵方德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的系列成就。他表示,展望未来,智慧港口建设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需要在关键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制定、数据互联互通、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

图片

华文锋 山东海事局二级巡视员

山东海事局二级巡视员华文锋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海事局将积极与港口企业等单位密切协作,将“智慧海事”与“智慧港口”深度融合。未来将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智慧海事与智慧港口深层次的衔接;突出科技引领,支持智慧海事新技术在港口场景先行先试;筑牢安全屏障,以智慧化手段提升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为港口发展营造安全便捷环境。

图片

李奉利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港口组建成立六年多来,始终将“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置于发展首位,充分发挥规模体量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资源集聚等优势,持续提速智慧转型步伐。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珍惜信任、勇担使命,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智慧港口建设。

图片

顾金山 中国港口协会会长

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在致辞中明确指出了智慧港口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智慧港口建设必须与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尤其是国家对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要积极跟随国家政策的步伐,强化人工智能在港口产业中的应用,推动智能化管理、预测分析与智能决策的深度融合,提升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加速推动与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全方位协同,打破传统的物流壁垒,加快构建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从而增强我国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提升技术防护能力,保障港口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签约授牌并举,共筑“人工智能+港口”新生态

图片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由中国港口协会牵头,联合港口集团、科研院校等各方共同签署了“人工智能+港口”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各方将秉持“平等协作、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四大方向展开合作:一是共建创新平台,聚焦港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打造标杆示范应用,将中试基地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策源地;二是沉淀共性能力,通过统一技术架构与标准体系,提升算力、数据、模型等共享服务水平,降低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门槛;三是培育共赢生态,加强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协作的智慧港口生态圈;四是共育人才梯队,联合培养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港口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长远发展夯实智力根基。

图片

丁莉 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

同时,大会举行了星级“智慧港口”授牌仪式。由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丁莉宣读关于发布中国港口协会“智慧港口”等级评价评审结果的公告。获得四星级智慧港口的有: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获得五星级智慧港口的是:妈湾智慧港。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智慧港口的持续推进需要港口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参与、凝聚合力,共同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图片

顾寅 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

授牌仪式结束后,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顾寅作中国港口协会智慧港口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港口协会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秉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宗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报告具体介绍了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开展行业调研活动,助力智慧港口顶层设计;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引导智慧港口规范发展;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智慧港口经验共享;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夯实智慧港口人才基础;构建多元宣传矩阵,营造智慧港口良好氛围;推动技术应用转化,激发智慧港口创新活力。同时报告指出了智慧港口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协会下一步工作做了重点部署。智慧港口建设仍须锚定更高目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为适应智慧港口建设对高质量服务的新要求,协会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直面“拦路虎”,系统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图片

徐祖远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首席决策咨询专家

在题为《建好智慧港科创向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首席决策咨询专家徐祖远系统总结了智慧港口成就,并指出当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拦路虎”:一是“数据孤岛”问题依然突出,数字底座有待完善;二是技术融合不足,应用场景拓展亟待深化;三是核心技术“卡脖子”与网络安全风险仍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需加固;四是投入产出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均衡;五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复合型人才短板凸显。

面向未来,徐祖远认为,智慧港口的发展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建议重点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多元异构数据治理;二是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驱动全域智能;三是国产化装备与自主技术突破;四是智能安全与风险防控技术攻关。徐祖远最后表示,智慧港口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港口企业等多方协同,共同推动标准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等工作。

技术交流聚焦实战,分享一线经验

技术交流环节,十余位来自一线港口企业、科研院校与高新科技企业的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港口”主题,分享了各自在智慧港口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图片

山东港口集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演讲题目为《数字世界一流港口物理世界一流体验——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探索和实践》。他表示,发展瓶颈在哪里,智慧港口的突破点就在哪里。当前科技研发和需求不平衡,智慧绿色技术应用也有堵点,单点智能与全局智慧变化也有关系。

图片

招商港口(华南)营运中心副总经理何劲东,演讲题目为《传统码头数智化转型的实践》。他介绍,妈湾智慧港的运营架构是以CTOS为核心,构建了计划、调度、控制、PDCA全生产链条核心操作系统,结合生产辅助系统和数字化底座通过AI算法方式提升系统智慧化水平,全面支持生产核心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升级。

图片

浙江智港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甬翔,演讲题目为《传统集装箱码头智慧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他介绍了梅山码头、甬州码头两个传统码头进行智慧化、自动化改造的实践探索与建议参考,第一是提炼的“四个一”的创新模式;第二是智能集卡云路径协同平台S-VCP。

图片

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运行部经理俞雪丰,演讲题目为《向“智慧”而行——创新赋能港口新生态》。他表示,全面感知智能决策将是下一代智能化码头的核心技术方向,更是我们未来深耕的重点领域。我们将以AI技术作为核心,持续迭代升级,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图片

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经理陈晓勉,分享了“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二期智慧港口创新与实践”。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数字孪生系统、外集卡导航及轨迹管理、智能安防平台、企业DeepSeek应用等方面。

图片

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化贵,分享了“广州港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和运营创新研究与实践”。对于未来如何建设智能化的港口枢纽,他认为一是无人码头要突破最后一公里;二是无人化的运维;三是实现前沿运输设备的集群自主协同;四是转变为智能的芯片。

图片

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亮,演讲题目为《创新驱动发展智慧赋能未来》。他介绍,果园港在建设智慧港口的过程中离不开无人长桥、无纸化平台、无人机卡与有无人机卡争议混行、AI人工智能应用、区块链技术应用、海关监管电子围网等6大技术创新。

图片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峰,演讲题目为《港口大型装备新一代移动供电和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他聚焦港口大型装备,介绍了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新一代的移动供电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前沿技术与垂直场景融合

图片

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朱立分享了气膜向善重塑港口绿色仓储新范式。

图片

河北港口集团数联科技(雄安)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志新介绍了大宗干散货智慧港口建设与实践。

图片

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智能与PHM技术首席专家许臻瀛,分享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皮带机无人巡检领域的应用。

图片

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思强,分享了港口运转站及廊道智慧清洁运输解决方案。

图片

成都物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姚冠宇,分享了基于PNT系统在北斗值守服务期间赋能智慧港口。

科研院所:顶层设计与行业赋能

图片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玥,演讲题目为《AI赋能智慧水运:创新与实践》。他认为,AI+港口存在四大挑战:一是技术上有“瓶颈”,安全可控水平待提升;二是数据上有“断链”,高质量数据集待构建;三是投资上有“压力”,实际成效难以评价;四是人才上有“缺口”,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待培育。解决路径包括: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深化AI+港口场景应用;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产业深度协同等。

图片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开发处处长蒋文新,演讲题目为《智慧港口建设科研创新与应用实践》。他介绍,“十五五”时期,围绕港口智慧港口建设,计划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科研工作:第一是围绕风险防控,开展多维环境下储罐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与防控技术;第二个是生产调度,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智慧调度模型与优化算法;第三个是设备管理,基于运行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预防性维护模型,能源利用装卸用能智慧监控与能耗优化算法及成套设备,应急决策港口罐区应急救援处置智慧决策算法和模型。

图片

技术交流环节的分享,涉及议题广泛,覆盖了智慧港口建设的多个关键领域,这些分享呈现了一场高质量、接地气的技术盛宴,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未来,智慧港口的竞争将超越技术本身,转向生态整合能力、持续迭代效率和绿色发展价值的比拼。唯有通过跨领域协作,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绿色技术等与港口业务深度绑定,才能构建真正韧性、高效且可持续的下一代港口系统。此次交流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样本与思想启示。

结语:以智慧港口建设赋能交通强国新征程

图片

中国港口协会 徐国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智慧港口建设正是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面向未来,唯有凝聚政府、行业、企业、科研多方力量,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共建与生态协同,才能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港口体系,为交通强国与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