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舟山持续加大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整治,聚焦实现“能源消费低碳化、运输方式绿色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管理模式现代化”四个突破,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一是加强综合整治,推动节能降耗。严格港口企业环保手续核查,完成问题企业闭环整改,累计整改提升34家,关停注销7家。推动大堆场、大码头绿色智能项目落地,为节能降耗减污、降本增效提供支持。
二是加大岸电覆盖,促进船舶减污。稳步提高港口岸电设施覆盖率和使用率;落实船舶受电设施改造资金补助,建设岸电设施52套,基本实现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岸电设施全覆盖。
三是加快技术应用,推动船舶降碳。率先成体系布局LNG加注业务,引导航运和海事服务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开发“高效低激振螺旋桨设计(HEP)”等节能技术,成功应用于1.4万吨江海散货船,年均节省耗油约120吨,年均节省油费约48万元。
四是深化污染防治,减少船舶排污。推进油气回收技术应用,挥发类油品码头油气回收设施覆盖率超过30%,位居全省第一。进一步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布局,完成全部舟山市籍400总吨以上货船生活污水改造。
五是加快区域联动,推动绿色运输。优化江海物流体系建设,构筑“江海直达+散改集+水铁联运”入川渝物流新路径和新模式,较传统海船人力成本节省50%左右、载货量增加30%以上。(舟山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