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经贸形势分析
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市场需求尚未根本改善。1月16日,IMF维持对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4%的预期,表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再加上英国“脱欧”和欧洲主要国家大选等都将会给现有的经贸政策走向带来变数,“逆全球化”不断升温、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也将使全球贸易受阻。据WTO预测,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下调至1.8%-3.1%,这是世贸组织首次用区间来预测全球贸易增长状况。
(二)中国经贸形势分析
2017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口和出口明显增长,外贸结构得到了改善,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986亿元,同比增长21.8%,上年全年为下降0.9%。从整体来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一季度的外贸情况并不能代表全年的走势,外贸能否持续向好还需要考虑以下诸多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市场需求尚未根本改变;二是前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较快上涨,但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去年外贸形势逐季向好,二季度基数明显抬高,这也意味着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很可能出现回落。
(三)港口生产情况分析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影响,2017年一季度港口生产总体呈现回暖升温走势,实现“开门红”,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总体有所加快。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7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1177万吨,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7369万吨,同比增长8.4%,增速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煤炭、金属矿石、石油天然气及制品、集装箱吞吐量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总体上看,一季度港口生产运行平稳,稳中有升。
煤炭今年一季度,煤炭市场总体表现平稳,煤炭吞吐量同比增幅明显。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吞吐量56429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规模较大的煤炭港口中,除天津港煤炭吞吐量出现下滑之外,其余港口煤炭吞吐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秦皇岛港增幅最快,高达38.5%。进口方面,一季度煤炭进口大幅增长,整个一季度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延续了去年大幅增长的趋势。从港口发运量来看,一季度主要港口发运煤炭1.80亿吨,同比增长15.9%。
金属矿石一季度,金属矿石吞吐量平稳增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49188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唐山港、青岛港等大型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呈负增长,天津港、日照港、上海港、连云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等港口增速较快,尤其是湛江港金属矿石吞吐量增速超过50%。进口方面,一季度铁矿石进口量27088万吨,同比增长12.2%。
原油 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25271万吨,同比增长10.3%;其中,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增幅较大,增速分别为13%、15%,成品油增速为6%。在规模较大的港口中,上海港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出现负增长,宁波舟山港、青岛港、大连港、日照港、天津港、南京港等港口均呈正增长,其中青岛港、日照港、南京港增速均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进口方面,一季度原油进口量9110万吨,同比增长13.4%。
集装箱 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08.5万TEU,同比增长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3362.7万TEU,同比增长7.1%,外贸箱占比62.2%。具体港口来看,在规模较大的港口中,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厦门港增速较快,均超过8%,青岛港、深圳港增速较小,增速分别为1.8%、1%。
(四)港口经营情况分析
今年一季度,受宏观经济回暖及对外贸易复苏等因素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速较快,港口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数据向好。据统计,港口行业18家上市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总额323.5亿元,同比增长16.4%;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企业数有16家,占企业总数的89%;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数有12家,占企业总数的67%,其中锦州港、南京港增幅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