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杨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永杰介绍,“十三五”期间,烟台市牢固树立“以港强市”发展理念,推进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港口竞争力显著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港口物流体系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
对标国内外先进港口,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深水航道和防波堤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新建深水泊位25个、千吨级陆岛交通泊位15个,新建扩建航道70公里。西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航道投产,芝罘湾港区搬迁稳步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开工建设,西港区、龙口南山LNG码头即将开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生产性泊位247个,涵盖17类主要装卸货类,矿石、原油、集装箱、客滚码头达到或接近最大靠泊等级,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8月,烟台港西港区成功靠泊40万吨铁矿石运输船,成为全国第五个能够停靠40万吨巨轮的港口。
目前,烟台港已成为全国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港口及交通运输部确定的邮轮始发港,拥有西港区、芝罘湾港区等10个港区,其中国家一类开放口岸8个,是全国最大的铝矾土进口港、最大的对非班轮口岸,滚装运输、商品车出口、化肥出口居全国前列。依托西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打造“几内亚矿山源头—烟台港西港区—魏桥厂区”铝矾土全程物流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典范;依托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西港区至淄博长输管道和油品仓储设施,打造了西港区至山东西部腹地的油品全程物流链。完成西港区矿石泊位和堆场自动化改造,实现了码头装卸、运输、混配全过程自动化,港口智慧水平和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西港区疏港高速、西港区至淄博长输管道等项目先后投产,原油管道复线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铝矾土、油品等优势货种的水水中转发展迅速,公路、铁路、水路、管道“四位一体”陆海运输大通道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