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平湖独山港“化危为机”实现逆势上涨
发布时间:2020-03-17 11:06:00      来源:来源:嘉兴日报

从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获悉,当地通过稳存量、扩增量全力保障港口物流企业发展,今年1月至2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7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6.5%,“淡季不淡”实现逆势大幅上涨。

一个优秀的港口码头需要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去支撑。谈起在疫情期间港口的表现,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投入使用的化工管廊不仅有效缓解了物流的压力,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据了解,这条化工管廊投资3亿元,由独山港浙江平湖玻璃港务有限公司和上海方面合作共建完成。正是由于管廊的及时开通,玻璃港务在完成码头技改、开放后能够第一时间接入,有效解决了卫星石化平湖基地的物料保障难题。此外,独山港在2019年正式启用通关服务中心,“一关三检”逐步成形,平湖首条外贸集装箱中转航线开辟,这些都为近两个月来货物吞吐量逆势上涨提供了保障。

在防疫时期,加快开辟货源市场是独山港码头取得优异表现的又一法宝。利用国内部分码头未开工的时间优势,独山港港口企业主动承接新业务,港口新增煤炭、粮食等多批运输业务。针对港口码头涉及人员杂、关系部门多的问题,独山港采取“一事一报、一事一方案”的办法,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积极协助部分物流企业做好船舶报备工作,1至2月共完成船舶报备39艘。

据了解,1月底卫星石化3条外籍原料船只初次来到独山港,因缺少引航员无法靠泊,困于嵊泗马迹山锚地等待帮助。通过当地多次协调,最终在确保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独山港码头连夜派出引航员登船引航,协助3艘船只顺利靠泊独山港码头。疫情期间,独山港成立了港口物流企业专班,全程跟踪,协助企业完成船舶作业,全天候指导港口物流企业落实防控措施。外来船舶到港前,提前将船员信息、体温记录、健康证明等资料手续全部报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初审,通过后报港航部门,实现船到即靠岸,减少船舶等待时间。船舶停靠后,要求船员不上岸,实行闭环防控。同时落实专人对接气象部门实时掌控水域气象情况,协调海事、码头做好引航、扫航等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切实保障船舶进出港通航安全。

与此同时,独山港还及时开出“平湖-金山往返通行证”,解决与上海等周边地区物流运输问题;根据各地防控标准的不同,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缺少运输车辆难题;主动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临时堆放场所,帮助解决产品存放难问题。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