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际港协(IAPH)秘书处邀请,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率队参加了3月26-2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港协亚洲/大洋洲区域会议及港口论坛”。新加坡交通部长林双吉和国际港协会长冯惠珠女士代表到会致词。亚洲、大洋洲地区内的上海、宁波、新加坡、釜山、香港、胡志明等20多个港口的官员和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日本临海开发研究所、印度国家海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众多航运专家也出席了会议。
国际港口协会第九届亚大区域会议和港口论坛的主题是“新兴市场港口的发展”。第一阶段讨论内容是“供应链安全和港口物流”。专家就航运与物流安全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论述,新加坡亚洲反海盗区域合作中心主任作了“亚丁湾海盗现状和亚洲各国打击海盗”的演讲。第二阶段主要讨论“金融危机现的港口发展”。第三阶段主要讨论港口环保和节能。
在九届亚大会议和港口论坛上,与会代表对新兴市场港口的发展及其应对金融危机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港口面临的影响和挑战有:港口运量的减少或增长减缓;集装箱船队运力供大于求,出现全球性的重组联合;船公司会进一步加盟港口码头的经营操作;船公司为降低运行成本,集装箱船舶加快大型化步伐;大型船舶挂靠港口数会减少,对港口码头提出更高要求;枢纽港与周边区域港口的竞争加剧,并导致价格战。论坛中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有:码头的投资建设要与集装箱增长相适应;枢纽港要具备适应大型化船只的深水码头和装卸机械设备,具有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装卸量的能力;建立现代的IT信息系统以增加港口码头的效率效能;要采用更好的码头作业优化决策工具以提高码头营运能力;对于那些劳动力和熟练工短缺的国家,可采用半自动化的作业系统;打造枢纽港与支线港、喂给港的网络;设立各种有利于国际集装箱中转的政策。釜山港代表在会上发言,提出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是投资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牡丹江等内河港口,对大连港的市场进行挤压冲击,以保证釜山港成为中国东北区域的内河物流中心。可见周边的港口早已觊觎上我国的新兴市场了,港口之间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翻页
中港协副秘书长杜麒栋在会上作了“中国港口发展的回顾和今后走势”的演讲,他回顾了中国港口近年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港口的影响和中国港口应对措施,并对中国港口今后走势进行了分析。与会代表对中国港口协会的演讲内容反响强烈,不少代表当场就提出问题,许多参会代表在会后还围绕中方代表纷纷就中国港口发展等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访问了新加坡港务集团,并实地参观了新加坡港巴西班让集装箱码头,并就新加坡港口的发展、建设、管理体制、投资模式金融危机的影响等进行了介绍。
会后,应马来西亚巴生港港务局的邀请,中港协代表团访问了马来西亚的巴生港港务局,该局副总裁Capt. David R. Padman 先生详细介绍了巴生港北港、南港和西港的发展情况;私营码头公司的投资模式;自由贸易区与港口的关系;如何应对港口竞争对手和多港挂靠等问题。同时,巴生港港务局还安排中港协代表参观了其现代化私营集装箱码头——西港区。巴生港务局的介绍使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