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40记忆:为梦想,全力以赴;路越远,心越滚烫 ——中国港口协会成立40周年会议精彩集锦
发布时间:2021-04-23 14:51:00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1981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中国港口协会应运而生。2021年4月21日,由中国港口协会与山东省港口集团联合主办、华为协办的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港口协会成立40周年活动在青岛隆行。40年,为梦想砥砺前行,为宏图风雨同舟。


活动当天,原交通部部长、重庆市委书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黄镇东,交通运输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李盛霖,山东省副省长凌文,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首届海事大使徐祖远,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水运局局长李天碧,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分党组成员武建光,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赵豪志,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成应邀出席。会议还邀请地方港航管理单位、大型港航企业集团、地方港协领导及时代楷模代表,共500多名嘉宾、代表参加了会议。


原交通部部长、重庆市委书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镇东


交通运输部原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李盛霖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首届海事大使  徐祖远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  何建中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水运局局长  李天碧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分党组成员  武建光


青岛港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总裁  常德传

一、新使命、新担当——与会领导致辞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作为呼唤新担当。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赵豪志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赵豪志在欢迎词中表示,中国港口协会40年来积极履行职责,勇于改革创新,成为港口间、政府和港口间重要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他介绍到,山东港口集团在青岛成立,赋予青岛港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打开了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广阔空间。当前,青岛市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的重要指示,要加快港口、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市为将积极推出支持港航业发展的新举措,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山东省副省长  凌文

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在致辞中指出,山东省委、省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度重视海洋工作特别是港口建设。山东省港口集团组建后,认真贯彻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改革促发展,在海洋港口的智慧化、清洁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样的改革成果使山东港口业务量大幅提升,在疫情期间,山东省港口集团取得正增长的骄人成绩。今年一季度,山东港口货物吞吐总量在全国增量中排名第一,集装箱增量排名第二。祝愿中国港口协会和港口人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港口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  何建中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在致辞中指出,总结过去的四十年,是一次生动的中共党史教育实践活动,港口发展的四十年,也是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间接参与者,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环境创新,特别是水运港口工程技术创新、港口装备智能创新。四是始终坚持固本育人,当前港口人涌现出一批港口先进人物代表和创新团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是港口的骄傲。

何建中谈了三点期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交通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港口将朝着世界一流港口目标不断前进,中国港口的发展一是要加快转变转型。要由追求吞吐量的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由单一装卸功能向综合物流服务功能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粗放资源投入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集约聚合发展转变。大力推进港口服务数字化转型。二是强化创业创新。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有重振行装再创业的精神,以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绿色低碳、效率提升为着力点,把中国港口打造成为多式联运枢纽港、智能服务信息港、绿色低碳生态港、高效运营安全港。三是提高效率效益,效率是水平,效益是生命。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更适应的港口治理体系,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要调整港口资本结构,构建港口物流全方位服务的运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资本运营效益。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水运局局长  李天碧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水运局局长李天碧在致辞中讲了三点意见。第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国港口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港口供给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外门户和枢纽作用进步一增强;港口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第二,40年来,中国港口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了行业自律。第三,全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深入推进港口一体融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深化港口智慧绿色发展;着力建设平安港口。

二、勇立潮头、奋楫笃行——参会嘉宾演讲


“连钢创新团队”代表张连钢

乘时代东风,做奋斗担当者。活动过程中“连钢创新团队”宣传视频“点燃”了会场。2020年12月30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并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连钢创新团队”代表张连钢在演讲中分享了这一创新团队的自主创新历程。十几万次测试,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布局图设计车型。此后仅用了3年半,“连钢创新团队”完成了国外码头近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还先后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是中国港口行业的骄傲,也是全体新时代港口人的缩影。

在迈向国际强港的征途上,为构筑港航发展新动能,推动港航高质量发展,各大型港航企业集团领导嘉宾各抒己见。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同心筑梦启航,携手共赢未来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港口必将也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山东港口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对标国家部委要求,对标世界先进港口,致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国际领先的物流枢纽港,国际领先的产城融合港,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国际领先的邮轮文旅港。山东港口创新模式包括:转变发展模式,聚焦主业,发力高端港航服务等新兴业态。服务构建双循环,集聚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优势。

李奉利表示,山东港口正在经历“五个转型”发展:由交通物流枢纽向供应链枢纽和产业链集成平台转型;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注重创新驱动转型;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由规模型发展向效益质量型发展转型;由传统业务支撑发展为主向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共同支撑转型。

 

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安:江苏港口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坚持战略领航、强化顶层设计,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长江下游江海联运中转枢纽功能实现资产整合、专业化经营、港航融合发展;港口、航运、物流、水上综合四大业务板块综合发展。二是紧扣提质增效、狠抓体系改革,集聚高质量发展动力:聚焦效益,重点是对标一流管理;聚焦效率,重点是优化体制机制;聚焦效能,重点是坚持人才强企。三是坚持科技赋能,推进智慧绿色平安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实效: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强化信息化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本质安全度,着力提升本质环保度。

 

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白景涛:新趋势下,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未来,全球经贸和港口将呈现如下趋势:全球产业链将趋于多元化、分散化和区域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内贸将延续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将进入数字贸易时代;新一轮智慧技术浪潮,正在引发新的港航业变革;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智慧化物流服务供应链。新趋势下,招商港口将采取3项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一是国际化视野,聚焦重点区域,完善网络布局和全球供应;二是利用新技术,构建产业互联网,服务向终端客户延伸;三是致力打造传统码头智慧改造的样板典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提出实施倡议:携手拓展,加强“一带一路”港口合作交流;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建世界一流港口。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焦广军: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港口举措


一是着力加强安全管控,助力世界一流“平安港口”建设:全力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全力推进科技兴安;全力强化现场文明管理。二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建设:强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码头;突出抓牢运输结构调整;坚决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三是着力强化科技引领,助力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全球首个、全流程、全自主创新的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项目全面投产;建设行业领先的企业综合管控系统;全球首次实现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实船作业;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1#泊位成功联调联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化。四是着力提升辐射服务能力,助力世界一流“枢纽港口”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津冀港口协同;建设雄安服务中心;全面打响“四千行动”品牌。五是着力优化航运服务,助力世界一流“服务港口”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拓展现代航运服务;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产业。

 

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陶成波: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思路举措


以服务战略为使命,发挥硬核力量:一是共建“一带一路”;二是服务“双循环”;三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数字技术为牵引,打造智慧港口:推进智慧化码头改造试点;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港口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一招。以服务为重点,创新发展业态:推进特色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产业;推进大宗散货供应链服务;推进“四港”联动发展。以对标提升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板块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陶成波建议: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供重要保障;需要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港口交流、培训港口人才、保障港口权益,推动我国港口企业共同发展;需要国内港口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有序竞争,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国际港航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共同为构建新格局、服务“双循环”贡献力量。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路海空:助力港口数字化转型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创新是核心,数字化转型是创新驱动力。华为探索与创新一:打造AI智能生产新引擎,提升码头作业效率;华为探索与创新二:5G技术在智慧港口多场景创新落地;华为探索与创新三:港口自动驾驶水平运输,实现无人集卡自动化作业。路海空总经理还提出港口智能体的概念,最终将形成人-机-车-船-货协同作业,打造“船悦于行、物优其流”的世界一流港口的智慧港口愿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及经贸发展趋势”解读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其中,一是推进安全发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二是推进智慧发展。提升智慧发展水平。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鼓励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推动船岸协同、自动化码头和堆场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协调。实施交通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排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

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健全适应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业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政策协商机制。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新型治理机制。加强交通运输法治建设。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着眼加强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交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鲁存:“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解读


“十四五水运”七大主要任务:一是集中攻坚,重点建设高等级航道;二是强基优能,打造高能级港口枢纽;三是降本提效,发展高水平水路运输;四是创新驱动,引领智慧水运新发展;五是开放拓展,提升水运国际竞争力;六是巩固提升,推进绿色平安新发展;七是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

内河水运建设重点:目标导向、远近结合。聚焦国家高等级,围绕国家高等级航道中长期发展目标,着力补齐综合交通短板,加强对高等级航道达标、畅通、延伸项目的支持,重点纳入既有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的继续达标攻坚项目。纳入“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布局中“十四五”期能够建成的航道项目,力争新增约2500公里。同时,纳入一定规模的跨“十五五”的高等级航道建设项目作为储备。

沿海港口建设重点:沿海港口航道防波堤锚地。落实国家战略实施要求,重点支持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广西、海南等港口的公共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央资金导向作用,引导港口集约、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继续加强辐射带动范围广、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强、综合运输枢纽性功能突出的沿海重要港区建设。


40年风雨携手,40年后继续砥砺前行。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中国港口协会将为促进我国港口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港口行业蓬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梦想,全力以赴;路越远,心越滚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