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5日,对于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上午9 时许,清脆而又震撼的敲锣声回荡在深交所的大厅,宣告我国内河最大的石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中转的港口企业——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2005至2015年,南京油港历经十个春夏秋冬。
这十年,时光见证了风雨中的坚持。
这十年,时光见证了探索中的努力。
这十年,时光更见证了飞跃中的辉煌。
这十年,公司曾遭遇“三江管线过江”的冲击,海进江原油中转持续下滑,以原油中转为主业的泰然日子,从此离我们远去;
这十年,公司曾直面金融危机的考验,市场疲软,货源组织举步维艰;
这十年,公司曾接受四桥建设的挑战,栖霞锚地生产组织难度日趋增大;
但是,油港700多名员工积聚智慧,燃烧激情,克难攻坚,逆境突围,将一件件标志性事件镌刻历史上!
结构调整初见端倪
公司积极调整货源结构,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在危机中寻求机遇,结构调整初见端倪:
从量上来看,市场开发取得新进展,液体化工、成品油、地方炼油厂等竞争性货源明显增加,弥补了“三江管线”开通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货源结构来看,由原来单一的原油中转变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煤炭等多品种,原油这个具有垄断性货源与竞争性货源的比例结构由原来的90%:10%,到现在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三分天下。
“新货种、新工艺、新货主”等亮点不断呈现,增加近40多个新货种,增加30个新货主。
基本建设成绩斐然
公司筑巢引凤,兴建储罐。相继建成2个5000立方米储罐、萘罐、液体化工一期、二期工程、成品有一期、二期、三期储运设施工程、碳钢储罐扩建工程和液化烃储运工程,目前公司拥有种类齐全的原油、成品油和化工品储罐群48座,总罐容由2001年的14.5万立方米扩大到40万立方米。
615#码头煤码头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运营。
609#、611#、612#、614#和615#码头进行升等工程,11座装卸作业码头进行了工艺管线技术改造,611#、610#、613#码头囤船进行技术工程改造,码头实现多功能化。投资1.1亿元的608、609码头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并试投产。
公司先后开发巡更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工艺可视系统、OA办公系统、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资本运作取得新突破
2005年9月,公司顺利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江苏省首家进行股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标志着“南京港”正式开启“全流通时代”。
2012年,公司成功发行2.45亿元公司债券,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减低财务风险,优化和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公司秉承“前港后园”、“前港后仓”、“前港后厂”的发展理念,参与资本运作,相继控股、参股龙潭集装箱公司、南京惠洋码头有限公司、欧德油储(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化扬州石化码头仓储有限公司、南京港清江码头有限公司和扬州奥克石化仓储有限公司,设立南京港扬州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南京江北石化码头有限公司。中化扬州和惠洋码头已顺利投产,实现赢利回报,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管理创新取得新成效
公司始终把管理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
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实行三个优化、定员定编竞聘上岗和新的薪酬制度。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先后公开招聘调度员、化工经营部业务开发员、中管、调度员、调度主管、安全主管等岗位,公司直选团委副书记创南京港之先河。
“三标”体系和安全标准化持续改进,公司取得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安全标准化在集团率先通过二级达标考评。
联袂组织各类应急预案演练,打造可战之师。
仪征港区石油化工品公共型保税仓库通过南京海关验收并投入运营。
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红红火火,2014年南京市流体装卸工技能竞赛的大操练提升员工职业技能。
企业文化建设得到推进,公司被纳入“长江航运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三争一创”得到有效开展,公司多次荣膺集团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
回望十年,南京油港激情跨越,风雨兼程。
展望未来,十年,又只不过是南京油港的第一步。
站在10岁的门槛上回眸、凝视、眺望,人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风雨考验的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发展中趋于规范,在探索中走向成熟,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更加辉煌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