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上午,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张宝顺来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扣“解决问题、确保目标”的主题,进一步提振信心、提速转型、提效落实,以优良作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市委书记宋国权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领导陈良平、古亚伟、倪玉平、江娅、黄然、李敬明、王炜、邹河、钱岩松、钱学伟、信思金等出席会议。
宋书记指出,当前铜陵市已迈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要打好主动仗,坚定不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稳增长,不遗余力扶持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多措并举破解融资难题,积极稳妥化解债务风险,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宋书记要求,要从“着力发展园区经济、着力发展港口经济、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发挥各项政策平台效应”等五个方面以更新的追求推进产业转型。
就着力发展港口经济,宋书记强调:从先天条件看,我市拥有长江干线64.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8.7公里,铜陵港是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对台直航港口,溯江而上可达武汉、重庆等中西部城市,顺江而下可达南京、上海等东部及沿海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临江近海的优越区位,发展潜力很大。从比较优势看,水运成本低、能耗少,是主要运输方式中最节能环保的。目前长江水运平均成本0.025元/吨公里,是铁路运输的1/6、公路运输的1/20。从现实状况看,我市港口深水浅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码头泊位等级偏低,“小散乱”等问题突出,深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港口功能布局不合理、集疏运系统不完善。2013年,铜陵港货物吞吐量590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1万标准箱,仅占全省的14.9%、4.1%,与芜湖市、马鞍山市差距甚远。
宋书记要求:当前,要围绕“科学论证、规划先行、江岸联动、港城一体、多极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修编港口规划。理清港城、港产关系,合理确定港口功能布局,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岸线,加快推动跨江发展,建设亿吨大港和旅游客运、城市观光码头,着力打造皖中南地区最便捷的水运和出海大通道,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港城一体的现代化滨江港口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年内要完成。二是加强港口建设。加快永丰新港区、江北新港区建设,主动对接和服务合肥经济圈,构建合肥经济圈集装箱枢纽港和通江达海的港口转运基地。深入推进港口岸线环境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老旧码头改造升级,不断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下半年,要按计划拆除码头2个、非码头设施9个;扩建方港河综合性锚地,新建汀洲综合性锚地,开通东港公用航道。三是发展临港产业。加快航运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完善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皖江航运中心。加快建设“圈区管理”园区,确保下半年通过国家验收;同时,全力争取进口废七类集装箱转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园区尽快产生集聚效应、形成产业规模。推进国际有色金属物流园、新兴际华东港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构建大宗货物交易平台,推动港口与园区有效对接、联动发展,使港口经济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下半年,出台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对港口航运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四是加强港口监管。完善岸线审批制度,提高岸线使用门槛,严把占用岸线项目的审批和用地关,对乱占滥用、批而不用或不符合规划的涉岸项目要坚决收回,确保港口岸线资源合理利用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建设皖江搜救中心,打造平安港口。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打造智慧港口,年内建成港口信息化系统一期项目。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全面打造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铜陵港”,坚定不移朝着“铜陵港”上市目标迈进。
(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