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青岛港整车进口专用堆场,看到福特房车、丰田坦途、路虎揽胜等高端进口整车整齐地停放在此。青岛伟元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先生正在办理通关、报检等手续。距离堆场不到400米处,就是进口汽车检测线,上述进口整车不足半天就能检测完。
负责此项业务的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冷冰告诉记者,此批进口整车共有43辆,是青岛整车进口口岸自去年5月31日通过验收后,通关量最多的一批。同时,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青岛口岸整车将呈现批量进口的态势,预计上半年可通关1500辆。
数字的不断攀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整车进口业务在青岛港迅猛发展的态势。然而,这项业务的开展可谓困难重重。
据了解,早在1994年,青岛就已经成为我国整车进口口岸之一。而后由于某种原因,国家对全国整车进口口岸进行规范管理,只确定了大连、天津、上海、广州口岸可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业务,要发展比其他整车进口口岸晚了近10年的新兴业务,必然要面对诸如青岛口岸软硬件环境的不断磨合以及整个青岛汽车产业物流链的不成熟等等诸多困境。
正视现实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青岛港更多看到的是发展整车进口业务的优势:全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拥有外贸航线145条,航线密集,可为汽车进口商提供全球直航服务。港口装卸费用节省10%,集装箱单车海运成本将有所降低,特别是对比北方主要港口,距离国际主航线近400海里,可提前4-8天实现进口汽车抵港报关……传递给我们的信号是:一定要将整车进口业务做大做强!
目标确定后,要想出奇制胜,唯有靠速度!青岛港制定了一系列“快跑”措施:
——补位发展、开拓市场。晚起步是先天不足,但青岛港更懂得后天弥补。很好地汲取其他整车进口口岸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从中借鉴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重点进口品牌中规车、高档非中规车以及特种车辆。针对整车进口垄断态势,与国内汽车进口前20位的贸易公司建立密切联系,达成了合作意向。
——延伸码头服务功能。协调海关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实现非中规车及部分中规车在码头建设的多功能库内完善改装,降低贸易商在国外进行汽车改装的成本,吸引进口汽车改装项目落户码头。
——完善功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协调保税港区,不断完善现有软硬件环境,督促加快汽车物流园区建设,拓展汽车改装和后市场服务,吸引品牌整车、零部件物流商、汽车经销贸易商。实现以集装箱整车进口带动滚装进口,以出口滚装带动进口滚装业务,以改装车、非中规车、零配件分销带动汽车物流链形成。
——强化区港联动,创造良好物流环境。积极协调青岛保税港区、海关、国检等相关部门,在税收、报关、检验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贸易商—物流服务商—分销商平台,形成进口汽车堆存、集散、分拨、仓储、展示、销售一条龙的汽车产业链,吸引汽车贸易商向青岛转移。
——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整车进口虽然利于包括山东在内的沿黄省区的进口汽车行业降低运营成本,相对于靠近进口口岸可享受成本上的优势,但终端客户最看重的是提车时间周期的缩短。对此,青岛港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功能,从拆固、提车、检测线等环节着手,据了解,4月份,青岛港还将增加一条检测线,届时,两条检测线同时作业,检测效率将会更高。
“快跑”,助力着青岛港在整车进口业务中将功能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正如冷冰副总经理所说:“这个过程是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和贸易商、口岸单位相互的沟通和支持。如今口岸环境已经磨合的比较顺畅,其他口岸的优惠政策在青岛也都已经落地,为客户解决了一些后顾之忧,对今后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非常有信心。”所以,我们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整车进口业务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包括进口汽车在内的进口商品国际物流链,助力青岛港向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