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舟山港务局运输管理处了解到,舟山市海运企业目前正兴起一股打造大型散货船的热潮,全市年内可下水的1.5万载重吨以上大型散货船共6艘。自去年上半年起,延续多年的“北油南运”格局瓦解后,引发了舟山海运业新一轮市场调整,传统的散货运输市场重新受到追捧。
油品运输市场萎缩
我国的大型油田多数在北方,市场需求的热点在南方,因此,逐步形成了“北油南运”的运输格局,大量油品通过海运南下。
经过努力,近年来舟山海运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企业打造新船的热情高涨,主力船型在2000至5000载重吨之间,运力(包括化工品船)一度占该市船舶总运力的近三成。自2006年上半年起,随着几家南方沿江、沿海大型石化企业相继投产或完成扩容,加上石油输送管道的异军突起,油品运输市场开始萎缩,运价持续下滑,以此为主营业务的海运企业大多效益不佳,企业打造新船的热情受挫。
散货运输运价上扬
据舟山港务局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陈伟介绍,与油品运输的萎缩相反,去年下半年起,国内散货运输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期,运价比去年上半年有不同程度上扬,部分货种运价上升幅度明显。以秦皇岛运往宁波的煤炭为例,去年4月运价是每吨44元,去年10月上升至每吨97元。
散货运输运价上扬带动散货船建造再掀热潮,并且渐趋大型化。舟山是浙江省海运大市,去年年底,全市有海运企业141家,船舶1368艘,总运力226万载重吨。到今年3月底,企业总数增至148家,船舶数量为1350艘,总运力230万载重吨。从统计数据分析,散货船运输正加快大型化发展的步伐,单船运力规模的“起点”已从去年的1.5万载重吨左右上升到今年的2.5万载重吨左右。
与以前的粗放式管理不同,市场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能力、诚信度等软实力提出了新要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和公平。据了解,该局有关部门目前正对矿砂、粮油、煤炭、油品这4种舟山海运业主要货种,从国内市场现有运力、市场走势、舟山企业对策等多方面进行战略研究,以期为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