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香港跌至世界货柜港第三位
发布时间:2007-04-18 00:00:00      来源:中国港口资讯网

《大公报》4月17日消息,港口发展局4月16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香港港口今年首季货柜吞吐量为550.1万标箱,按年增幅虽然有2.3%,但表现仍远逊于区内主要竞争对手—— 上海港、新加坡港期内的柜量分别达588万及658万标箱,而邻近香港的深圳港,柜量增幅亦达8.2%。若上海港在今年余下三个季度的柜量仍能维持高增长,全年的货柜吞吐量或有机会超越香港。 

今年首三个月葵青港区累计吞吐量为389.2万标箱,较去年同期上升12.4%,而港区以外包括中流作业、公共卸货区及内河运输等则持续出现下跌,吞吐量仅为160.9万标箱,同比跌幅高达15.9%,总计首季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同比上升2.3%至550.1万标箱。 
港首季柜量增2.3% 

按月计算,三月份葵青港区货柜吞吐量录得131万标箱,同比增长4.2%,而港区以外的吞吐量虽由二月份43万标箱回升至三月份的56万标箱,但同比却下跌 29.4%,较去年同期流失接近三分一货物。三月份香港港口的吞吐量总计为187万标箱,按年下跌8.8%。香港港口本身表现强弱,已经明显由过去的葵青港区转移至目前中流作业和内河船运方面,而内河航运表现转弱是与珠三角地区新兴港口崛起,争夺市场份额,在上游地区提前截断货源有关。 

在香港港口柜量持续低增长的同时,区内其它主要港均录得不俗的表现。新加坡港今年首季吞吐量为658万标箱,按年上升14%,一季度内已拋离香港逾100万标箱。另一边厢,上海首季柜量亦同比上升28%至588万标箱,而季度统计数据上亦首次超越香港,情况令人关注。而与香港同样以珠三角地区为主要货源地的深圳港,首季的柜量亦增长8.2%至426万标箱,尽管深圳港的柜量与香港仍存在一定距离,但从两地柜量的增幅来分析,深圳港在两至三年时间内超越香港并非难事。 
从上述四大港口首季的统计数据而言,今年「世界第一大货柜港」殊荣的竞逐,已由过去几年的「星港之争」逐渐变成为「星沪之争」,香港要重夺「世界第一大货柜港」名衔的机会相对渺茫。另一方面,香港能否抗衡上海港的高增长柜量,并成功保持「二哥」地位亦成为今年余下三季港口航运界所关注的议题。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