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黄骅港二期工程通过交通部组织的国家验收。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验收会议并作了讲话。
黄骅港二期工程于2002年9月开建,2004年10月建成,主要包括3个新建煤炭装船泊位,码头长840米,栈桥长115米,宽23米;延长航道至35公里,浚深至-12.3米;港池水深-12.3米,码头前沿-14.7米;堆场33.3万平方米,堆存能力212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3000万吨。二期工程投入试运行后,于2004年第四季度完成吞吐量479.5万吨;2005年完成3154.5万吨;预计今年将达4000万吨以上。
在竣工验收会议上,验收委员会认为,黄骅港二期工程已经按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工程质量优良,工程总投资控制在批准概算之内。经过试运行,工程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港口运行效率高、效益好。
会上,徐祖远对黄骅港及其二期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徐祖远说,黄骅港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崛起的能源输出大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的主要出海口,在我国“北煤南运”煤炭运输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骅港的建设,对于完善我国沿海港口布局,加快中西部地区煤炭外运,保证华东、华南地区能源供应,对于加速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徐祖远表示,黄骅港二期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黄骅港能力建设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我国煤炭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徐祖远还对此次验收会议和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他说,要认真做好本次验收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用好管好黄骅港二期工程;高度重视港口安全生产和保安工作;继续抓好黄骅港航道建设,保证煤炭外运通道安全畅通;继续加快黄骅港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据介绍,黄骅港二期工程2005年年底完成装船1063艘次,3154万吨,使整个港口的煤炭外运实现大幅增长。二期工程为黄骅港生产的快速增长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缓解国家电煤南运的紧张形势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骅港二期煤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