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港制定创新型城市目标
发布时间:2006-07-07 00:00:00 来源:中国港口资讯网
7月4日,铜陵市港口局召开局务会,专题传达市委七届十五次扩大会议议精神,重点学习了市委书记沈素琍《大力弘扬“铜都精神”,努力把铜陵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主题报告,及《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全局科级以上负责人参加。会议认为,“十一五”期间是铜陵市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铜陵港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围绕市委会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立足港口现有发展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创新能力作为调整港口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作为实现港口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积极融入港口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促使港口核心竞争力向技术、信息和服务方向转移。会议结合铜陵港口的实际特点,制定了港口的发展创新之路径:
1)促进港口功能不断提升。使铜陵港口在枢纽运输、工业活动基地功能的基础上,具有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商品储存、集散及物流配送等高附价值服务功能。同时,为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物流服务功能的需要,对于港区陆域纵深需求日益明显,与城市和商贸之间联系显著增加。
2)促进港口运输集装箱化。随着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开展,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越来越高,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成为衡量港口作用和地位的主要标志。利用以铜陵港口为枢纽,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加快铜陵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力度。
3)促进港口生产管理的高效、高科技化。为谋求竞争优势,积极开发技术,改善装卸工艺,提高装卸效率,促进运输方式现代化、装卸工艺合理化、港口装卸设备自动化、电汽化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导航和现代化的通信联络技术,促进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港口经营管理、数据交换、生产调度、监督控制和装卸操纵自动化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4)港口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为确保各运输环节快速准确地传递,作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港口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发展趋势。EDI(电子数据交换)信息技术是以港口为节点的现代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加快铜陵港EDI建设,促使铜陵港口的计算机系统直接同用、货主以及其他机构(如“一关三检”)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实现贸易运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自动交换和自动处理,实现“无纸贸易”。
5)港口向物流中心转化。为实现港口功能向提供诸如包装、储存、配送等增值服务等方面的转移,要加快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场站建设,完善集疏运网络。要拥有相当能力的堆场,良好的集疏运条件,为开展公铁水联运创造条件。二是改进装卸工艺和提高装卸效率。配备能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装卸工艺,设备以及前方堆场设施,加强装卸组织,提高管水平,达到作业过程合理化、自动化和快速化。三是提供信息服务各种条件,增强港口流通功能和信息服务水平。为此,加快建设横港循环经济园建设和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