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报 蛇年春节刚过,陕西的特产——苹果汁仍旧“走俏”国外,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大货车上的集装箱,集装箱里装满软盒包装的苹果汁。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检验检疫后,这些苹果汁会“漂洋过海”,抵达美国、德国等国的超市货架。
据西安市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介绍,平均每天从这里出口的浓缩苹果汁接近1500吨,“我们将沿海港口‘后移’到了西安。这些苹果汁在西安检验后,到了沿海港口,不用再开集装箱检验,直接上船。”韩松说。
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天津港、连云港港、青岛港等沿海港口签订了通关协议,减少了运输的中间环节,使每个集装箱的成本至少降低300元。“仅出口苹果汁一项业务,近两个月就节约财务成本78万元,实现出口退税1700万元。”
与此同时,西飞集团的飞机架件、比亚迪的汽车、陕西的农副产品都源源不断的经由“西安港” 与各大港口实现“无缝对接”,再运往世界各地。
地处中国内陆、不沿海、不临边的地理位置一度是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短板”。为改变不利条件,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安公路港这三大物流平台,已经形成了真正的内陆“旱码头”,成为陕西的外向型经济单元。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业务已经覆盖整个陕西,并衍射之周边省份。两年时间内,西安国际港务区创造了接近6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额,经由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输的标准集装箱总数多达15万个。
韩松说,随着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完善配备和大通关模式的确立,“西安港”也赋予了西安及周边地区以沿海的经济发展优势的特点。目前,依托内陆“旱码头”的服务平台,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快速吸引到现代物流项目62个,总投资达540.24亿元。
“西安城市价值很大,”韩松说,“它拥有建设国际性都市的所有要素,就是缺少一个开放的平台,西安国际港务区能发挥这个作用。”